中国水产频道报道,5月份全省气温处于缓慢回升期,天气时阴时睛,水生动物饲料投喂量逐渐增加,水质不易掌控,水产养殖开始进入病害多发时期。
1、鱼类的指环虫、锚头鳋、车轮虫病。各淡水鱼主要养殖区均需重点防控。
2、鱼类的水霉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重点关注苏州、常州、泰州、扬州、淮安、南京、南通地区。
3、甲壳类蜕壳不遂、纤毛虫病、烂鳃病、肠炎病:重点关注泰州、宿迁、扬州、常州地区。
4、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点关注盐城、泰州、扬州、苏州、淮安、南京地区。
1、鱼类寄生虫病:可使用市场上销售的杀虫药物全池泼洒杀虫,并使用微生物制剂等及时解毒,以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
2、鱼类的烂鳃病:应彻底清塘、鱼种消毒,保持优良水质、投喂优质饲料,增强鱼体免疫力。发病季节每月全池遍洒生石灰1——2次,使池水pH保持在8左右,或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浓度为1——2㎎/L。
3、鱼类的肠炎病:(1)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措施,投喂新鲜饲料。(2)治疗方法,可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如三黄散、板蓝根末和大黄五倍子散等,用法用量按使用说明进行,或使用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配合泼洒浓度为1mg/L的漂白粉或20-30mg/L生石灰,消毒池水。
4、虾类的肠炎病:(1)每日1次内服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抗菌药物,连用3——5天。(2)大蒜按饲料重量的1-2%,去皮捣烂,加入少量清水搅匀,拌入配合饲料中,待药液完全吸收后,连续投喂3——5天。(3)在口服上述抗菌药物的同时,可使用碘制剂等进行水体消毒。
5、鲫鱼的造血器官坏死病:(1)使用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以及底质改良剂,保持池塘一定的水深。在鲫鱼整个养殖过程中,切忌过度投喂,避免高温条件下长时间投喂,饲料中适量添加多种维生素、免疫多糖制剂以及肠道微生态制剂等。(2)使用天然植物抗病毒药物,如黄芪、板兰根等,将其粉碎后拌饵料,使用剂量一般为每公斤鱼体重0.5——1.0克,连续投喂4——6天。(3)外用聚维酮碘、季铵盐络合碘等,可连续泼洒2——3次,隔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