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生盘蚧属同翅目,盘蚧科,主要分布于滇中板栗产区,尤以呈贡、宜良、玉溪、富民等地危害严重。该虫繁殖迅速,扩散传播快,短期内就能在2年生枝和当年生枝固定为害。成虫桔黄色、扁圆形,体披白色蜡质絮状物。雌虫5月上旬产卵,当日孵化。初孵若虫聚集在母体周围1~2天后扩散,善行走,找到适当部位固定取食。雄虫5月上旬出现,移动时以覆盖物作掩体,无固定取食点。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结合冬季修剪,剪除虫枝,集中销毁;人工用刀刮除蚧壳虫体杀死。
2.生物防治 保护和人工放养蚧壳虫的天敌盘蚧花翅小蜂、长尾小蜂、异色瓢虫、七星瓢虫、螳螂等,控制白生盘蚧发展。
3.药物防治 5月下旬幼虫盛期,用2.5%速灭杀丁兑柴油,按1∶70的比例稀释成0.3%柴油乳剂喷杀:或用40%的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用0.3度石硫合剂喷洒。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先用0.5%的洗衣粉液喷洒,30分钟后,可以除去蚧壳虫体表面的蜡质层,再进行喷药,防治效果更佳。
5月上旬于受害树冠下,沿树冠外绿垂直滴水处,也就是板栗须根分布的集中区,挖10~20厘米深沟,施入2.5%神农丹颗粒剂,施后浇水覆土,施药量视植株大小用80~250克,防治效果良好。
要注意,农药喷洒应全面均匀,树冠上下、内外都要喷到虫体。各种农药要交替使用,以防害虫对单一农药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