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韩晓妮)秋高气爽,稻香蟹肥,榆林市横山县稻田养蟹大户白永雷最近心情不错。2400多亩稻田和养在稻田中的螃蟹都到了成熟的时节。仅螃蟹一项,他今年的收入就可能达百万元。
9月19日,记者随榆林市委宣传部与市农业局共同组织的榆林“秋收行”采访团来到横山县白界乡白永雷的稻田旁。眼前成片的稻田在秋风里翻起金色的浪花,稻秧被成熟的稻穗压弯了腰,而在田埂上不时有螃蟹横行游荡。
白永雷是远近闻名的稻田养蟹大户,今年他承包了2400亩稻田,在稻田旁边开挖蟹沟,都用来稻田养蟹。白永雷告诉记者,稻田养蟹是“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的立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根据稻养蟹、蟹养稻、稻蟹共生的理论,把种植业和养殖业在人为的条件下科学结合起来。稻田里的幼蟹基本以田间的水草、害虫和虫卵为食,螃蟹连续多次蜕掉的外壳和排泄物还能作为水稻的肥料,促进水稻的生长,形成循环生物链,整个生长过程很少使用农药,培育出绿色无污染的“稻田蟹”和“蟹田稻”。
为了确保河蟹健康生长,白永雷和他的团队24小时不离稻田,甚至将家搬进稻田旁的彩钢房中,别人尚在梦乡时,他们就早早地起身,打着手电观察螃蟹进食和生长情况。虽说稻田养蟹劳心费神,可受这份儿累绝对值。用白永雷的话说,辛勤和汗水总能换来丰厚回报。
随着螃蟹市场行情年年上涨,白永雷的腰包也鼓了起来。今年他投放蟹苗一万斤,稻田养殖的螃蟹到收获时,重量可以增长到放苗时的3到5倍,按批发价1公斤120元算,他的收入就可能超过100万元。但他并不满足,准备明年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争取达到5000亩。
据横山县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横山县境内无定河沿线,肥沃的土地,充沛的水源,为优质水稻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依托丰富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该县示范推广现代渔业生产方式,重点发展稻田生态养殖和名特优品种养殖,促进“三农”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