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又增效 宋家打造“一田双收”生态模式 - 怎么喂养蟹 - 养蟹技术 - 茂名农批网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农业技术大全 -> 水产养殖技术 -> 养蟹技术

增收又增效 宋家打造“一田双收”生态模式

浏览:121次

稻田养鱼(宜宾新闻网 黄铄然 摄)

宜宾新闻网7月28日讯(记者 黄铄然 实习生 杨璐蔓)通过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田养鳖的模式,采用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的方式,打造“稻—渔”耦合种养模式。7月28日,记者在宋家镇洋坪村首亮农业科技园区内看到,100多亩的水稻分不同区域与鱼、蟹、鳖共同种养。

据宜宾首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江小龙介绍,目前该园区内每亩混养鲤鱼、鲫鱼、草鱼等约50斤,每亩养殖中华绒螯蟹约30只,每亩养殖中华鳖约50只。 “虽然采用‘稻-渔’耦合种养模式会空出10%左右的区域养殖鱼、鳖、蟹,但水稻产量并不会减少,且还会通过鱼、虾、蟹的养殖增收。目前100亩优质稻年收入约20万元以上,如果算上鱼、鳖、蟹的收入,每年约能增收60万元,同时,也能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形成一种高效农业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稻—渔’耦合的种养模式不仅可以高效、充分地利用时间、空间,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还能通过该模式打造小型生态环境,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控制水稻病虫害,提高产量。”宜宾市翠屏区农林畜牧局水产站站长张纯说,“你可以明显看到采取‘稻—渔’耦合种养模式的水稻比周边没有采取该模式的水稻长势更好,且田边最常见的福寿螺几乎看不到了。”

“为了确保这边田农产品质量安全,我们主要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方式控制水稻病虫害,同时安装有360度摄像头实现该园区内产品可追溯、质量可监控。”宜宾市翠屏区农林畜牧局植保站站长李小玲表示。

据悉,该片区域水稻每亩收益1380元以上,通过稻田养鱼实现水稻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同时鱼产量达150公斤,鱼每亩收益3000元以上;通过稻田养蟹实现水稻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同时蟹产量30公斤,蟹每亩收益4800元以上;通过稻田养鳖实现水稻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同时鳖产量达50公斤,鳖每亩收益4000元以上。

发送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0 0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给TA留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