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剪整形 盆栽杜鹃在花凋谢以后,要适时换盆,同时换上新的培养土(泥炭土、珍珠岩的比例为3∶1),将pH值调至4?5~5?5之间,及时剪除密枝、残枝、枯枝、交叉枝、纤弱枝、徒长枝和病枝。在生长期内,对枝杆上萌生的不必要的小枝应疏去。修剪时要注意对需保留的枝条不要进行短截,因为杜鹃花的叶片多族生于枝顶,花后抽生一段新枝,并长出一簇新叶,老叶随即脱落,然后顶芽开始进行花芽分化。所以留下劲朗、健壮的枝杆非常重要,关系到明年开花的数量。新枝萌发后可通过修剪、绑缚,使之逐渐成为有观赏价值的“伞形”、“塔形”或其它株形。
二、施肥方法 杜鹃施肥要掌握薄施勤施的方法,花后新枝生长期肥料浓度可稍高一些,但仍忌浓肥,以免伤根伤叶。因为杜鹃根细而密,吸收肥料能力较差,如果肥料过浓或未充分腐熟,会造成烂根、叶片枯焦甚至死亡。为了使杜鹃生长发育正常,在换盆后每隔半个月左右施1次稀薄的液肥,如人粪尿、豆饼、尿素等,促其发芽生长、增枝增叶;6月下旬至8月中旬花芽开始分化时,要增施1次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骨粉、过磷酸钙等,以促进花芽分化;入秋后施1~2次以磷为主的肥料,以满足其生长和孕蕾的需要。
三、浇水要领 杜鹃经更换花盆后,新生根系细弱,既怕旱又怕涝,浇水要十分注意,以免因水分过多或过少而引起落叶和影响开花。一般情况下,盆土应见干见湿,春、秋两季可每隔2~3天浇1次透水,夏季气温较高,每天清晨和傍晚各浇水1次,同时要向叶面和花盆周围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因为杜鹃“喜酸忌碱”,平时要注意不要把带肥皂水之类的碱性物倒入花盆中。在阴雨连绵的春季及台风雨季节,要及时倾倒花盆内的积水,防止烂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