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早衰是指水稻在抽穗结实到未成熟前,叶片机能未老先衰,致使功能叶片提早衰退枯黄的现象。常发生在乳熟期,叶片开始自下而上衰枯,绿叶数急剧下降,病株叶色最初呈橘黄色或棕色,以后逐渐枯黄,叶尖灰白枯死,叶薄而弯曲,远看一片枯焦。同时,茎秆失绿变软,削弱了功能叶片的光合量,减少了灌浆物质来源,以致稻穗后半部灌浆不饱满,瘪粒增多,千粒重显著下降,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护苗集团在此提醒广大水稻种植户,水稻早衰除与品种特性、病虫害有关外,还有生理早衰的现象,因此提醒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现为广大水稻种植户整理了水稻防早衰措施,供大家参考。
科学灌溉
水稻生长后期严禁长期漫灌,应湿润灌溉、推迟断水,做到间歇灌溉、干湿交替,以增强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断水过早,提倡养老稻,养根保叶。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期,正常天气保持田间有浅水层,遇连续高温天气采取日灌夜排的方法降温,防止早衰。对土质黏重、通透性差的田块,后期应间歇灌溉,即灌1次浅水,3天自然落干后再灌水。
合理施肥
对缺肥早衰的水稻田,可以在抽穗期补施粒肥或根外追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加水50公斤喷雾,每隔7天喷1次。对缺乏微量元素的水稻,只要补喷1次即可。对后期落黄较重的水稻田,以及保肥性差的沙质壤土地,及时补施肥料。一般每亩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3公斤,同时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克加水50公斤喷雾。(技术操作建议仅供参考)
咱农民的微信平台 你还没关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