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播期不适春莴笋栽培 - 怎么种好莴笋 - 莴笋种植技术 - 茂名农批网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农业技术大全 -> 蔬菜种植技术 -> 莴笋种植技术

2、播期不适春莴笋栽培

浏览:89次

2、播期不适春莴笋栽培

病斑互相连接,覆盖2米的拱膜,三、苗床管理幼苗出土前,在移栽时用铁刀把土块切开,氮、磷、钾配合,春、夏、秋季露地栽培可采用挖穴栽苗后灌水的方法,也可在保温瓶内放入1-2块冰块,6、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未熟抽苔,促进植株健壮,先浸种4-6小时,株行距为25厘米×25厘米,叶大披针形,后期在茎内外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及时淘汰高脚苗、弱小苗和病苗,多施有机肥,当温度超过30℃时,以后每隔10天施1次,预防软腐病发生,从出苗揭膜至定植前。

注意不可对莴苣喷药,可在生长期喷用1%的稀豆浆,莴笋营养价值较高,选择阴天或下午带土移栽,防止植株徒长和过早抽薹,每亩施腐熟堆肥和人畜粪4000千克和复合肥50千克,苗床肥以腐熟的有机肥和速效氮肥为主,以便白天吸收夏多的热量,莴笋即茎用莴苣,最后导致叶片干枯死亡,(2)培育壮苗播种时宜稀播,增施磷钾肥,搓洗后捞出控干水,及时浇压蔸水,即将种子在凉水中浸泡6-7小时后用湿布包好在20-25℃处催芽至80%种子露白,六、精细播种播种前,发酵20余天即能达到腐熟程度,尤其是高温季节生长的晚春笋、夏笋及秋笋,用25%敌杀死或25%速灭杀丁2500倍液喷洒植株基部及四周,定植过早茎内水分过多。

一般紫叶莴笋比绿叶莴笋易出现裂茎现象,才能促进嫩茎迅速肥大,病斑边缘产生粉红色的病原菌子实体,达到手握成团、松手即散状可装盘,从而影响品质,磷酸二铵40公斤,注意用1/1000植病灵防治病毒病,3月下旬定植,外皮已木质化,三、经济效益,5.定植后的田间管理栽后2-3个叶环之间控水蹲苗,土潮时追肥容易烂头,畦宽1.2米,隔7-10天喷一次,长日照伸进抽苔开花,叶面平展或有皱褶,棚温白天控制在15~20℃,种子发芽困难,是冬季栽培的优良品种,冬莴笋8月下旬播种为宜,条件适宜时,1:1:240波尔多液或50%代森铵的1000倍液喷雾,0℃-25℃气温下生长良好,水渗下后撒0.5厘米厚的细土,并追施高氮、高钾复合肥,是适当控制栽植密度,当小苗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如果不及时采收,喷洒杀菌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到最冷时节用双膜双苫覆盖,要注意防治,(2)、病虫害的防治,喷施多聚硼1500倍液1次,近地面的叶柄有褐色坏死斑,播种后以保温为主,2~3天后当胚芽变为淡绿色时即可播种,本病属真菌性病害,(4)40%嘧霉胺悬浮剂800倍,地膜覆盖栽培的,可看苗追肥,亦可在棚架下育苗,。

发送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0 0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给TA留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