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饲养场的的布局
蜈蚣饲养场的的布局:蜈蚣在饲养中应根据不同年龄组(生长期)进行分池饲养,有利于采收时商品规格化的统一,避免以壮大个体残食不同龄期的弱小。生长饲育期间大体可分为三种规格。育幼池为l一2龄期,一般体长为33.5—47毫米,体重为12—34毫克。此阶段是孵化出的幼蜈蚣开始进入独立生活期阶段,为此对饲养池应有特殊的要求。幼蜈蚣行动非常活跃,乱爬乱钻,喜群集,饲养池不宜过大,以2—3平方米为宜。池边周围以玻璃镶嵌,向内侧凸出20厘米,可防止幼蜈蚣外逃。幼蜈蚣的饲养面积约占养殖总体面积的15%。生长池为3—5龄期,体长为55—73毫米,体重为42—101毫克。此阶段觅食活跃,可置于一般饲育池中饲养,占地面积为蜈蚣饲养场总体面积的20%左右。生长后期池为6—7龄期,体长为84—95毫米,体重为254—300毫克,此阶段为生长速度的高峰期,觅食活跃,活动范围大,应提供充足饲料及饮水,要有充分的活动场地。生长后期蜈蚣的饲养面积占总体面积的30%左右。成熟期为8—9龄期,体长为106—115毫米,体重为385—522毫克,此阶段的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产卵期,其中产卵的高峰期为7月上中旬,在此之前必须将已成熟的个体移人孵育池,放置孵化巢内,以保证产卵孵化的有效完成。由于蜈蚣个体较大,产卵前觅食活动频繁,成熟期的饲养面积占蜈蚣饲养场总体面积的25%左右。此外,体长超过120毫米的个体己进入老龄化,很难完成繁殖期的产卵孵化全过程,为避免损失,可直接将其加工成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