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的生活习性
蝗虫的生活习性:说起蝗虫,人们便会联想到铺天盖地、遮天蔽目的蝗群。1889年,在红海上空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蝗群,估计有2500亿只左右,飞行时犹如一大片有生命的乌云,挡住了阳光,使天空一片昏暗。的确,蝗虫不管是在天空中飞翔,或在地面栖息,总是保持着合群性,这是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环境影响的结果。蝗虫喜欢成群活动,这与它们的产卵习性有很大关系。当雌蝗产卵时,它们对产卵场所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一般以土质坚硬并含有相当湿度,阳光可直接照射的环境最为适宜。在广阔的田野里,符合这种条件的地区比较少,因此,它们往往在一个面积不太大的范围内,大批地集中产卵,再加上这一小区域里的温度、湿度差异很小,使卵孵化整齐划一,以至蝗虫的幼虫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互相靠拢、互相跟随的生活习性。蝗虫之所以要成群生活,也与它们生理上的需要有关。它们需要较高的体温,以促进和适应生理机能的活跃。因此,它们必须一方面集群而居,彼此紧密相依,互相拥挤,以维持体内温度,使热量不易散失;另一方面又要从环境里不断获得热量的补充,使体温继续增加,加强生理活动。因为蝗虫有成群活动这一生理特点,所以它们在结队飞行之前,只要有少数先在空中盘旋,很快会被地面上其他的蝗虫所感应,并群起响应。这样,它们的队伍会迅速地形成,并且数量也会越来越多。蝗虫还具有惊人的飞翔能力,可连续飞行1~3天。蝗虫飞过时,群蝗振翅的声音响得惊人,就像海洋中的暴风在呼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