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娃娃鱼)的生物学属性
大鲵
大鲵,学名:andrias,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大鲵属主要由中国大鲵、日本大鲵和美洲大鲵3个种组成,除美洲大鲵之外,其余在亚洲均有分布,可在中国和日本的溪涧、池塘中发现。作为两栖类动物,大鲵属典型的冷血变温动物,最高适应温度为24℃,最佳生长温度为15-20℃,当气温低于10℃,大鲵就会处于冬眠状态。
在自然条件下,大鲵寿命长达50-60年,其中中国大鲵体长最长可达1.8米,日本大鲵体长最长达1.5米,美洲大鲵体长最长只有0.75米。它们的共通点是体形扁长,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指,趾间由蹼,有一短而侧扁的尾巴。不知者往往误以为它是鱼类,其实它属两栖类动物,即其生理结构可帮助其在水中和陆地上生存,在水中,它用鳃呼吸,在陆地上,它用肺兼皮肤呼吸,它们的皮肤只有黏膜,没有鳞片覆盖。
中国大鲵因其叫声颇似婴儿的啼哭被人们俗称“娃娃鱼”,而日本大鲵源于其身体有山椒味道,被人称为“山椒鱼”。大鲵特别喜欢栖息在交通不便、偏僻安静、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常年生活在水质清新、水流湍急的山涧溪流中。它们习惯于白天睡眠,夜间觅食,以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主要食物,但是由于长期生活在黑暗环境中,视力不佳,只能借助头和身体知觉区侦测水压改变来捕食猎物。
在交配繁殖季节,它们会游向上游,在卵受精后,雄性会保护幼鲵6个月,直到它们有能力自行觅食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