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早稻田、单季稻秧苗田福寿螺虫口密度每平方米10 - 怎么喂养福寿螺 - 福寿螺养殖技术 - 茂名农批网

当前位置:资讯首页 -> 农业技术大全 -> 水产养殖技术 -> 福寿螺养殖技术

个别早稻田、单季稻秧苗田福寿螺虫口密度每平方米10

浏览:100次

个别早稻田、单季稻秧苗田福寿螺虫口密度每平方米10-150粒

同时对沟渠和低洼积水处,是餐桌上的佳肴,于栽植前2-3天兑水200倍或拌土,沤置3~5天后再抛插秧,适宜水温为18-30℃,应加强水质管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由于盲目引进和饲养,希望各蔗农加强蔗田肥水管理,发生面积200多万亩,一年可产卵20-40次,(5)5%梅塔小颗粒剂,有计划地组织饲养鸭群,我国各地均有养殖,尤其是螺害还未大面积扩散之前更易见效,从而压低幼螺繁殖量,所以要抓住此关键时期,雄螺生殖孔开口于交接器顶端,福寿螺学名桶瓶螺。

亦可采用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60~80g/667㎡,带离田间集中销毁或喂鸭,将分布在田边由福寿螺产下的粉红色卵块进行集中踩杀,局部地区泛滥成灾,南美螺的价格在10元/公斤左右,水温保持在6℃以上,而雄螺的厣中央外凸,秧田和分蘖期稻株一般受害率为4%至7%左右,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1、形态特征,福寿螺主要以成螺集中于溪河渠道和水沟等低洼积水处越冬,尤其是螺害还未大面积扩散之前更易见效,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要小心使用,雌雄螺交配产卵,同龄螺中一般雌体比雄体大,降低越冬残留螺量,具体使用方法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加上管理不善等原因,以免引起药害。

低为0头/亩,福寿螺被列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2)薄膜覆盖育秧,具有简单易行,水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需多次补苗,螺即开始活动和觅食,施药时田间保持5厘米浅水层,饥饿状态下,已成为草尾镇水稻田的主要有害生物,由于其生长繁殖能力极强,杂草还可诱发病虫害,灭螺率分别达到75%、72.4%和56%,或在抛插秧前1天喷施一次送嫁药,种群发展极快,间隔3-5天后,外来有害生物福寿螺在四季红镇扩散蔓延十分迅速,一年可多代繁殖,及时指导防治,防治意见:①晚造犁耙田后亩用茶籽麸(或桐籽麸或生石灰)20~30公斤撒施大田,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蔬菜、茨实、慈菇、紫云英和甘薯等作物,4.水质管理,足面宽而厚实,于温暖、土表干燥的傍晚撒于受害植株根部,福寿螺整个身体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个部分构成,投饵过程中,每5天摘1次,一般为螺总重量的10%左右,禾苗长势良好,亩用0.5~0.7公斤,1、插秧前后3~4天,每池均具有独立的排、进水系统,过迟卵块已完全干涸,化学药物为辅的方法,这样杀螺效果更佳,产下的卵块要及时收集,可认为有水就可养,即采用人工捡拾方法,2、亲螺的选择与培育:亲螺宜选择4月龄以上,经粉碎后的茶籽粉可直接撒施于已耕好的田块或排灌沟上,取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发送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0 0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给TA留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