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识别本病主要为害叶片,产生白粉状斑(病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及菌丝体),覆盖在叶面上,为害严重时,在叶片上形成一层白粉。发病后期,病叶逐渐枯萎、脱落。
发病原因在寒冷地区,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上越冬,第二年春天,闭囊壳产生子囊及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侵染为害。随后在被害部分产生白粉状斑;病菌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荫蔽,昼暖夜凉和多露潮湿,有利本病发生,但在干旱的环境下,植株生长不良,抗病力弱,有时发病更为严重。
防治要点喷洒杀菌剂: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硫磺悬浮液200-300倍液等,每7-10天喷药一次,共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