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铃虫发生情况:
1、频振式杀虫灯、杨枝把诱蛾情况:6月25日开始棉铃虫一代成虫进入高峰期,6月25日——7月1日7天时间共诱蛾752头,平均每天诱蛾107头。
2、大田调查情况:中心测报站对31块6012亩棉田进行普查,平均百株卵量为0.06粒,平均百株幼虫为0.03头,平均危害株率0.2%。发生严重地块,点片危害株率3%。
3、天敌发生情况
目前棉田中天敌数量较少,主要是瓢虫、草蛉、蜘蛛等。
二、双斑萤叶甲发生情况:
1、双斑萤叶甲危害特征:
双斑萤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在棉田里主要是成虫危害,取食棉叶,先取食叶背、叶面表皮组织再取食叶肉,造成叶表面形成孔洞和枯斑,使叶片失去部分光合作用,直接影响棉花的生长发育,严重影响了棉叶的正常生理。
2、双斑萤叶甲普查情况:
6月27-28日测报站对31块6012亩棉田进行普查,分别在6块棉田中发现双斑萤叶甲危害。点片严重危害株率达4%。
三、气候因子及病虫发生趋势预测:
1、气候因子
未来十天的其他时间里,博州地区以晴有时多云的天气为主,由于气温较高,午后至傍晚出现雷雨、大风等短时强对流天气的可能较大。
2、下阶段病虫发生趋势预测:
根据近期棉田调查数据与气象资料综合分析:7月上旬-中旬,二代棉铃虫、双斑萤叶甲为中度偏轻发生,部分棉田中度发生。
四、防治建议:
1、继续做好频振式杀虫灯诱蛾工作,杨枝把要及时更换,坚持收蛾工作不放松。
2、对早熟、抗性差的品种应提前做好药剂(康宽10克/亩)预防工作,避免造成危害;对有卵棉田可选用康宽10克/亩、科云NPV 2克/亩进行防治;对三龄以下幼虫棉田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2克/亩、甲维盐2500倍液、溴氯虫酰胺(维瑞玛)等药剂,使用方法上要交替使用,以免害虫造成抗药性。
3、目前是棉花开花期,可人工辅助捕捉棉铃虫幼虫。
4、双斑萤叶甲具有飞行能力,活动能力强,所以防治时间上应在清晨和傍晚进行,可选用噻虫嗪30克/亩、瑞功45-50克/亩进行防治。
作者:任燕成,刘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