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过程中,鸡群难免会发生鸡病。鸡发病了,那就要药治疗啊,但是有些情况下是给鸡用药了,还是控制不了病情,鸡群还是会陆陆续续死亡,甚至出现大面积伤亡。养殖户不禁疑惑,这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鸡病那么难治?
1.用药不对症
在鸡群发病时,养殖户会根据鸡群的发病情况而用药,有时会出现错误的准断而用错药。这样用的药不对症,自然没有治疗效果。
其实鸡病的诊断即使是专业的兽医对鸡病的确诊率有只有75%,而有些养殖户经验欠缺就会出现诊断错误现象。正确诊断鸡病的方法是最好能解剖,看看鸡的脏器病变情况,包括肝心肺、肠道、胃等部位,如果不懂最好及时请教资深的兽医,来寻求帮助。
2.用药不及时
有些养鸡场管理较粗放,平常疏于管理,鸡舍巡视不认真,甚至巡视次数少。当发现鸡群大面积发病了,再去用药,那治疗的效果自然不理想,也就控制不了病情的继续蔓延,鸡群的伤亡也在所难免了。
平常在鸡群的饲养管理中,要制定严格的巡视管理制度,定期巡查鸡舍,发现鸡群有异样,应立即采取措施,及时用药,防止疫情的额进一步蔓延。
3.混合感染
鸡群发病往往不是单一的病症,它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感染,如果单一的用药治疗效果自然不会理想。例如,因为鸡大肠杆菌病是条件性疾病,如果鸡得了病毒性疾病或球虫病,此时鸡的自身抗病能力明显下降,大肠杆菌趁机就会侵入鸡的体内,从而致使鸡得混合感染的疾病。
鸡混合感染疾病治疗的难度较大,往往需要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才能控制病情,也就是说要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药物才能到达有效的治疗目的。
4.抗药性
有些疾病很强的耐药性,如果鸡场经常使用一种药物治疗疾病,那就很难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例如,鸡大肠杆菌病和鸡球虫病,这两种病的如果只用一种药物治疗,很容易产生抗药性,也就不能有效控制病情。
因此在治疗易产能抗药性的鸡病时,一定要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进行轮换治疗,防止该病产生抗药性。
在养殖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禽业风向标,来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