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是植物营养必须的中量元素之一,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一旦缺镁,生长发育就受影响,会出现植株瘦小,节间变短,叶片逐渐失绿、变黄,特别是升脉之间的叶肉细胞失绿、甚至坏死。从镁的生理功能上来讲,镁是叶绿素分子组成的必不可少的结构成分,严重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镁能活化多种酶,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有研究表明,平均每生产1000公斤马铃薯块茎需吸收镁元素3.186公斤。马铃薯在出苗后31~45天,即块茎形成期是镁阶段吸收量达到最大值。马铃薯全生育期各器官镁含量基本为叶>茎>根及块茎。马铃薯全生育期镁在各器官的分配以叶、茎为主;根与块茎很少,收获时镁主要贮存在茎与叶中。
植物缺镁大多发生在沙性和酸性土壤上,而马铃薯很多时候很多地方都是种植在沙性土壤上,加上近年各地的马铃薯种植户为了追求高产,盲目加大化肥施用量,导致土壤趋向酸性化,这是造成土壤缺镁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由于植物营养元素中的阳离子吸收作用有相互竞争的现象,大量吸收钾,将减少对镁、钙等阳离子的吸收,因此,施用过量钾肥时,镁吸收量减少很明显,尤其土壤镁在缺乏边缘时,大量施钾作物更易呈现缺镁的症状。
马铃薯植株缺镁时,影响到叶绿素的合成,其症状是从基部叶片的小叶边缘开始由绿变黄,逐渐发展到上部叶片;马铃薯叶片变厚、变脆并向上卷曲,最后病叶枯萎脱落,植株早衰而减产。
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种植马铃薯的农民朋友们要注意平衡施肥,不仅要做到有机肥化肥的平衡、还要做到大量元素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平衡。同时,要注意因土施肥,在酸性和沙性土壤中增施镁肥,对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在施肥前做好土壤测试,了解土壤养分状况,对缺镁土壤,应沟施钙镁磷肥或其他含镁肥料。在马铃薯植株出现缺镁症状时,可用糖醇钙镁肥进行叶面喷肥,每隔5-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老田微农技(nongji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