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近圆形,单果重约180克;底色黄绿,阳面有红霞和红条纹,着色系津轻比津轻容易着色,果面充分着色时可达全红,色相有片红和条红二种类型;津轻果面少光泽、蜡质较少,梗洼处易生果锈,重时可达果肩部,果点不明显,果皮薄;果肉乳白色,肉质松脆,汁多,风味酸甜,稍有香气,含可溶性固形物14%左右,品质上。幼树生长旺盛,有直立倾向,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树冠成形快。苗木栽后3-4年可结果,初结果期长果枝结果较多,有腋花芽,盛果期后以短果枝结果为主,花序坐果率中等,每果台可坐1-2个果,较丰产,采前落果较多。在黄河故道地区于8月中旬成熟,在河北北部、辽宁于9月中旬成熟。果实不很耐贮,采后在室内存放不超过30天。
适应性强,在我国各地栽培均表现结果早,果实品质优良。目前我国各地推广的多为着色系津轻,在黄河故道地区津轻着色较差,果面易生果锈。栽培中应注意幼树开张角度,修剪以轻缓为主,大量结果后及时回缩衰弱结果枝,及时更新结果枝组。津轻与红玉、新嘎拉、红富士、元帅系等品种能很好的相互授粉。津轻果实不耐贮藏,要考虑栽培中应占的适宜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