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灰霉病在花前发生较轻,有时会一晃而过。末花期到落果期发病重。成熟期受侵害的果粒,变褐腐烂,并在果皮上产生灰色霉状物。花前发病多在花蕾梗、花冠上发生,呈淡褐色。花后发病多在穗轴部分。发病严重时,整花穗或一部分花穗腐烂。受害部分以后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
1、发芽前,喷一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
2、发病时,及时清理病穗果。
3、发病初期,喷洒50%腐霉利2000倍液,或50%异菌脲1500-2500倍液,或50%农利灵500-600倍液。此外,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甲霉灵、多霉灵等也是防治灰霉病的常用药剂。
葡萄褐斑病症状:
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侵染点发病初期呈淡褐色、不规则的角状斑点,病斑逐渐扩展,直径可达1厘米,病斑由淡褐变褐,进而变赤褐色,周缘黄绿色,严重时数斑连结成大斑,边缘清晰,叶背面周边模糊,后期病部枯死,多雨或湿度大时发生灰褐色霉状物。有些品种病斑带有不明显的轮纹。
防治方法:
1、发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可有效预防褐斑病。
2、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百菌清600-800倍液,或70%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65%的代森锰锌1000-12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次。
葡萄卷叶病症状:
葡萄卷叶病是病毒病的一种。春季的症状较不明显,病株比健株矮小,萌发迟。8月份出现症状,特征是先从基部叶片开始,叶缘向下反卷,并逐渐向其他叶子扩展。反卷后的叶片变厚变脆,叶脉间出现坏死斑或叶片干枯,叶片在秋季正常变红时间之前就开始变成淡红色。随着秋季深入,病叶变成暗红色,仅叶脉仍为绿色。病株光合作用降低,果穗变小,果粒颜色变浅,含糖量降低,成熟晚,植株萎缩,根系发育不良,抗逆性减弱,冻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葡萄出土后,在距离根系20厘米处沿树体两侧开沟,沟深20厘米,然后将配制好的36%植毒Ⅰ号粉剂500倍液灌于沟内,渗透后埋土。
2、葡萄芽眼开始萌动时,喷洒一次36%植毒Ⅰ号粉剂500倍液,芽萌动达90%以上时,再喷洒一次。喷洒时,喷头要用细喷片,距离葡萄枝条20-30厘米,仔细、均匀地喷透每一个芽眼。
(本文由农业微课团队整理,转载请注明,违者必究)
【声明】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及咨询当地有经验的农技专家!本文来自互联网,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