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应激,是指鱼儿因受到外界刺激,鱼体做出的应激反应或鱼本身抗应激能力不同而导致鱼发病。鱼儿应激可诱发不同疾病,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秋季是鱼儿发生应激的又一个小高峰,兴旺鱼病专家提醒,此时阶段不管是投放鱼苗,还是饲养成鱼,都要做好防控鱼儿应激措施。 一、如何防治鱼儿应激 1、从源头控制做起,我们要提倡“养鱼先养水”。水体中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因素很多,因此调节水质,尽可能的减少水体中致病因素的含量。在新池塘引进‘老水’,由‘老水’带来丰富的生物种群。 2、控制水温。水温是造成鱼儿应激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秋季昼夜温差大,水温也随之变化大,因此要保证池塘水深有一定的深度,而且应该减少换水次数,太多换水会造成水温差距太大,容易导致鱼病的发生。 3、安全而又营养全面的饵料。这是提高鱼儿体质的好方法,保证饵料营养均衡,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注意维生素的添加,提高鱼体机体抵抗力,增强鱼儿抗应激能力。 4、利用强底净改底,通过改底,底泥表层的腐殖质减少,氨氮等有害气体散发量减少。用肥水旺调水,使得水体的生态环境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此外,他还表示,养殖过程最好一次性加足水量,从而减少应激因素。 
二、鱼儿发生应激可采用的措施 1、多开动增氧机。通过开动增氧机进行搅水、曝气,增加池水的溶氧量来缓解鱼类的应激反应。 2、稳定PH值。因为暴雨过后,池水PH值会大幅度下陷,因此使用生石灰全池泼洒,可使池水PH值相对稳定,减少鱼儿应激反应。 3、使用微生物制剂(活水素),全池泼洒,消除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对水质和底质进行改良。 三、鱼苗应激如何处理 鱼苗发生应激反应,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PH值的高低。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鱼苗健康成长。 1、放养鱼苗,首先要确定鱼塘PH值的范围,测量方法可咨询成都兴旺鱼病专家。 2、放苗试水。鱼苗放养前约30分钟,可兑水使鱼苗适应后再放塘,看是否有应激。应激越早越危险,如果10分钟后有少量应激,关系不大,会恢复过来。 
四、正确使用鱼药防治鱼儿应激 1、水体情况是反应鱼儿应激的重要表现形式,水体富营养化,要用微生物制剂来分解多余的营养物质。 2、水体中各项物质多,当水体中出现有毒物质超标时要及时处理。一般用解毒灵或者微生物来调节。 3、微生态制剂改良底质时要注意増氧,因为大多是好氧菌,溶氧不足很难发挥作用。 4、治疗时尽量不要用刺激性大的消毒剂比如强氯精,避免鱼体受到刺激加重病情。而用碘、戊二醛、二氧化氯等刺激性相对小的消毒剂。 5、池底要定期清塘,如果没条件应定期使用底改。 6、最后平时可往饲料中添加多维、多糖、大蒜素等,增强鱼体质。 7、因为应激容易引发其他疾病,所以要分清是内因与外因,应以内服为主,配合水体消毒;如果是外部刺激引起应解毒,杀菌为主,配合内服药品。 
五、鱼儿应激的危害 1、应激反应会降低鱼类对饵料的消化吸收,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代谢、繁殖等过程,导致鱼类生长受到抑制,内分泌调节紊乱,存活率降低等疾病的发生。 2、处于应激反应状态的鱼儿,容易病发各种难以根治的顽固性疾病。 六、如何增强鱼类抗应激能力 1、规范养殖生产管理,保持优良水体环境。 2、科学合理地使用渔药,保证鱼类健康。 3、选择优质饲料,正确选择饲料添加剂。 
当鱼儿应激诱发其他疾病时,造成的危害非常大,特别是鱼苗时期,可能因为鱼儿应激导致成片死亡;成鱼因为鱼儿应激病发其他的疾病,也会导致大量经济损失。所以要对应激引起重视。 微信公众号【cdxwdwyy】欢迎订阅,查阅更多水产养殖技术及鱼病经典防治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