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水产养殖对持续阴雨天气的调控措施
2017-04-24   来源:思茅农批网  作者:小狼   字体:【 】  浏览:218次   评论:0

广 · 告

阴雨天气的特点:

1、光照不足,长期阴雨天,难见太阳光不容易;

2、气温、气压不稳,忽高忽低;

3、降雨,池塘水位上升,水温变化大。

阴雨天对池塘的影响:

1、长期阴雨天,光照不足,池塘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影响,表现为难肥水、水体透明度大;

2、气温、气压不稳定,有时高,有时低,不利于放苗,气压低、温度高时容易缺氧浮头;

3、降雨,容易导致水体浑浊,尤其是水位较浅的;池塘滩面上有种草的时候,池塘水位上升过快,容易引起黑水;

4、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容易大量繁殖;

5、水霉滋生,鱼体有伤口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水霉病;

6、阴雨过后,遇上连续晴天,容易爆发病害。

水产养殖对持续阴雨天气的调控措施

阴雨天气易发病的原因:

1、水温变化

一般雨水温度比池水低,气温越高,水温的温差越大。雨水比重较低,降雨时,与池水混合,造成池塘水温的急骤下降。

2、水体缺氧

一则雨水的冲刷,使池底粪便、残饵等有机质泛起,引起水体的化学耗氧量增加;再则阴雨天气里,天气闷热、低压,造成空气中溶入水体中的氧气减少;三则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产氧少,引起水中的溶解氧不足;最后降雨导致淡水分层,阻碍底层水和上层水的氧交换,底层水体缺氧。可见,阴雨天气池塘产氧、进入水体的溶氧会减少,而且水里的溶氧消耗得更多,结果就是水体溶解氧的急剧下降。

3、水色变清

雨水进入池塘会直接造成水体pH值、水温等理化因子变化。当这些理化因子变化较为剧烈,超过了藻类的承受极限,易造成藻类大量死亡,从而出现倒藻。对于藻类稳定性较好,没有出现大量死亡的池塘,如果雨后持续晴天,极易出现转藻。因为雨水带来了藻类生长必需的无机碳,在光照好的条件下,藻类大量繁殖,一旦其它营养物质没有跟上,可能带来藻类的变化。总而言之,阴雨天气和雨后天晴,是藻类容易变化的关键时候。

4、水质恶化

由于雨水的冲刷引起的池底有机质泛起,水体缺氧,水温降低而引起的生化作用减弱,致使水体化学耗氧量(COD)增加,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增多,再加上雨水的注入,引起pH值的降低,水质在短时间内恶化。

5、应激反应

降雨引起的水温、pH等环境因子的突变,易引起鱼虾的应激反应,造成鱼虾死亡。另外,降水引起水体盐度的降低,加上其它环境因子的变化,易引起对虾非正常蜕壳。

水产养殖对持续阴雨天气的调控措施

对持续阴雨天气的调控措施:

1、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2、多开启增氧机,加强水体交换,消除水体分层。有条件的池塘可排除表层水。

3、监测水温变化,适当减少投喂餐数,降低投喂量。但要把握一定的度,过少投喂也会造成鱼虾体质降低。

4、监测水体pH值变化,保证pH值在养殖对象适宜生长的范围内。

5、长期阴雨天气易造成水体缺氧,夜晚特别关注水中溶解氧的变化和是否缺氧,尽量开启增氧机。

6、雨后天睛,视情况施用消毒剂、杀虫剂和水质调节。

水产养殖对持续阴雨天气的调控措施

对于阴雨天气带来的影响,我们要正确看待事物的利害,不可只片面地看到其不利方面,也不必惊慌失措或不知所措。掌握水质合理调控的手段,创造合适的养殖环境,才能实现高效健康的养殖。

END

Tags:水产养 阴雨天 责任编辑:小狼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二、鱼种阶段的饲养与分箱1、饲养.. [下一篇]禁渔期前最后的疯狂-重庆长寿湖站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小狼 小狼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7 个
性别:保密
belldanby_@163.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鱼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海水鱼新宠―龙趸
· 禁渔期前最后的疯狂-重庆长寿湖站
· 家鱼混养池只死鲢鳙鱼的四大简单的原因
·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 改良斗鱼繁殖饲育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
· 关于开展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应用情况调查的通知
· 四川沱江即将告别20多年的网箱养鱼,养鱼人该何..

最新文章

· 5、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
· 可用芦席隔断鱼苗狂游路线
· 4、鱼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
· 九、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鱼苗夏花阶段
· 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
· 七、调节水质鱼苗入池前期
· 重磅!渔业如何发展?渔民生计怎么办?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