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起因不同,防治方法也各异!“缺氧”浮头和“硫化氢中毒”浮头
2017-05-09   来源:十堰农批网  作者:一日一天   字体:【 】  浏览:87次   评论:0

起因不同,防治方法也各异!“缺氧”浮头和“硫化氢中毒”浮头

广 · 告

在池塘养殖过程中,鱼类会经常出现浮头的现象,但有的是因“缺氧”而浮头,有的却是因“硫化氢中毒”而浮头。同是鱼类浮头,起因不同,防治方法也各异,若不能加以区别,盲目用药,会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起因不同,防治方法也各异!“缺氧”浮头和“硫化氢中毒”浮头

(一)池鱼“缺氧”浮头

天刚亮时,由于水生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导致水中溶氧最低,呼吸困难,鱼就游到水的表层,不停地将口伸出水面,吸取氧气,称为“浮头”。当日出后,由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中溶氧逐渐增加,鱼的浮头现象也随之消失,这是鱼类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也是检验池水肥度是否适当的标志之一。

如果鱼类在下半夜,特别是在早晨3点钟左右就开始浮头,日出之后也不见下沉,人在岸边拍掌或用物击拍池水,鱼类也毫无受惊吓之反应,严重者迷失游动方向,横卧水面或头撞池岸。此为严重“缺氧”引起的浮头,如不立即抢救,会出现“泛塘”,造成大批鱼死亡。

预防“泛塘”的主要措施

严格掌握施肥用量,以免造成水质过肥,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发现池塘水质过肥,应及时加注新水,以降低水质浓度,增加溶氧。水源方便的池塘,在夏秋两季应定期向鱼塘内灌注新水,每月1~2次。

“泛塘”的抢救措施

一旦发现鱼类严重浮头,急开增氧机是最好的抢救措施,水源方便的池塘应立即冲进大量的新水,一直冲到塘里的鱼恢复正常为止。

水源不便和停电停机的池塘,可按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米,任意选用下列物品之一进行抢救:

增氧剂1公斤,分几处直接撒在占池塘总面积1/3左右处,造成局部富氧区。

食盐5公斤,放锅内炒成黄色,化水全池泼洒。

石膏粉2.5~3.5公斤,化水全塘泼洒。

明矾1.5~2.5公斤,化水全塘泼洒。

黄泥10公斤,水调成糊,然后加入尿50公斤,搅拌后全池泼洒。

起因不同,防治方法也各异!“缺氧”浮头和“硫化氢中毒”浮头

(二)池鱼“硫化氢中毒”浮头

池塘养殖过程中,有时发现鱼类在下半夜和天刚亮时并不浮头,而白天却出现了类似浮头的症状,采取药物增氧措施后,“浮头”现象并不见缓解,反复数天用药,情况也不见好转。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死鱼现象,死去的多为底层的鲤、鲫。与此同时,池塘水质发黑,继而转清,发臭,称为“臭清水”。严重的在池边和下风处很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腥臭味。

导致鱼类中毒的硫化氢主要产生在池塘的底部,因底部有机质丰富,加上溶氧不足,pH值偏低,这样一来硫化氢就很容易产生了。鱼类对硫化氢非常敏感,一旦过量,池鱼就会浮上水面,症状类似浮头。

鲤、鲫是底层鱼类,最早受到硫化氢的毒害,也就可能最先死亡,这就是池鱼的硫化氢中毒现象。

防止池塘中出现硫化氢的危害,主要应抓好四件事:

一是彻底清塘。利用冬季鱼类干塘起水后的空闲期,将池塘底部各种杂物和多余的淤泥彻底清除干净。

二是做好定期注排水工作。养殖期间,特别是炎热季节,先将池内的老水排去1/3,然后再注满新水;也可上进下出进行换水,每月1~2次,增加水体溶氧量。

三是定期施用生石灰。按水深1米,每亩水面用生石灰2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20天左右1次,调节水体pH值。当硫化氢的毒害已经出现的时候,可采取排出底层水,加入含氧丰富的新水的办法来缓解。

四是投用水质解毒剂以及硫化氢专用化解药物。

END

Tags:方法也 缺氧 浮头 责任编辑:一日一天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四川沱江即将告别20多年的网箱养.. [下一篇]5月抓好鱼虾苗种培育和养殖及病害..

最近访客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一日一天 一日一天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14 个
性别:保密
yiriyitian@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鱼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海水鱼新宠―龙趸
· 禁渔期前最后的疯狂-重庆长寿湖站
· 家鱼混养池只死鲢鳙鱼的四大简单的原因
·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 改良斗鱼繁殖饲育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
· 关于开展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应用情况调查的通知
· 四川沱江即将告别20多年的网箱养鱼,养鱼人该何..

最新文章

· 5、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
· 可用芦席隔断鱼苗狂游路线
· 4、鱼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
· 九、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鱼苗夏花阶段
· 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
· 七、调节水质鱼苗入池前期
· 重磅!渔业如何发展?渔民生计怎么办?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