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早春三大鱼病的防治
2015-07-21   来源:运城农批网  作者:belldanby   字体:【 】  浏览:112次   评论:0
1、鲤鱼出血病

外观病鱼腹部鳞下、鳍条、尾柄充血发红;融冰时,病鱼上浮贴近冰层或浮于水面,成群集结于池边;游动缓慢而逐渐死亡;患病鱼运输成活率低。根据病原病因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出血性败血病。病鱼外观正常或腹部鳞下充血发红,解剖时病鱼体内冒出血水,内脏有淤血。病原:嗜水气单胞菌。

褐血病(出血性鳃病)。病鱼腮丝肿胀,部分形成动脉瘤,色泽发暗,严重时血液呈咖啡色。此鱼在养殖期间池水溶解氧充足时也出现浮头现象。病因为池水中氨氮、亚硝酸盐中毒。

显性出血病。病鱼胸腹部鳞下、尾柄充血,尾鳍、背鳍呈现血红色,腮盖部分充血;解剖时肌肉充血、有血丝,肝脏肿大色淡,胆囊肿大色浅。

隐性出血病。病鱼刚出水时体色正常,粘液少;在网箱内时体表出现充血现象,其中有不少部分鱼上领发红(红嘴唇),开始陆续死亡;解剖时病鱼肝脏出现脂肪肝或花肝,胆肿大或仅有胆囊(又称无肝)。病因:由于长时间盲目投喂高蛋白质饲料且蛋白质利用率不高引起的。

防治方法

鲤鱼出血病在春季较难治愈,其病程较长,一般夏秋季节可检出,应及时治疗。

(1)改善水环境:早分塘或换水,定期泼洒生石灰及沸石粉。

(2)食盐浴:投饲前用3kg-4kg食盐溶水在饲料台周围泼洒,每日1-2次,有助于鱼类清鳃、载氧、强化营养物质的吸收、恢复体能。与投喂药饵同时使用效果更佳。

(3)鱼种消毒:在无其它疾病时,最好用食盐20g/L与小苏打30g/L合剂。

(4)强化恢复体能:此时投喂的饲料添加沸石粉、胆碱、败血散(克瘟宁或腐敏),饲料中少加或不加矿物质混合剂。配合外用,定期全池泼洒含氯药物及沸石粉。

(5)投喂杀菌药饵:针对出血性败血病必须投喂杀菌药饵,每天1-2次即可。

(6)外用药物与水质调节配合使用:针对病情定期泼洒生石灰、沸石粉、漂白粉及食盐浴。夏秋季节,尤其是立秋后必须投喂恢复体能的药饵;改善水环境;越冬池封冰前泼洒2次生石灰和沸石粉。

2、原虫性鳃病

症状:早春越冬池开化后,春片鱼种常集群散漫游动于池边或下风处,常引起鱼种暴发性死亡,一般常见鱼在晴天集群上浮水面,似缺氧浮头状,驯化时不上饵料台或吃一会儿就散开并陆续浮于水面,食欲明显减退,生长缓慢,掀开病鱼鳃盖可见组织增生,粘液增多。

病原:由原生动物中的车轮虫、鳃隐鞭虫、斜管虫、杯体虫等大量寄生虫引起。

治疗:(1)鱼种消毒:秋片鱼种入越冬池或春片鱼种分池时用敌百虫、高锰酸钾等浸泡剂浸泡鱼种;(2)泼洒漂白粉1g/L或其他氯制剂药物,以防病灶再感染细菌性疾病;(3)改善水环境:池塘定期泼洒生石灰和沸石粉调节水质。

3、竖鳞病

症状:病鱼鳞片向外张开,鱼体外形呈松球状,鳞基部水肿,稍加挤压即有积水或带血积水喷出。常与腹水病并发,即眼球突出,鳍基部和皮肤表面有时伴有出血,腹部膨大,腹腔内大量积水。病鱼游动迟缓,呼吸困难,身体倒转,腹部朝上,最后死亡。

病原:水型点状假单胞杆菌

治疗:(1)改善水环境:早分池或换水,养殖期间定期泼洒生石灰;(2)鱼种消毒:用20g/L食盐水和30g/L小苏打混合液浸泡病鱼;(3)池水消毒:全池泼洒2次漂白粉1mg/L或2次高氟0.4mg/L;(4)投喂药饵:投喂药饵(每100kg鱼所需饲料中加入5g抗菌素)5d-7d,每天1-2次,配合食盐浴更好;(5)操作轻细:分池或运输时操作要轻,动作要快,避免鱼体受伤。


 
Tags:鱼病的 责任编辑:belldanby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各种鱼类饲料投喂方法介绍 [下一篇]保护动物 胭脂鱼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belldanby belldanby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2 个
性别:保密
belldanby@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鱼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海水鱼新宠―龙趸
· 禁渔期前最后的疯狂-重庆长寿湖站
· 家鱼混养池只死鲢鳙鱼的四大简单的原因
·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 改良斗鱼繁殖饲育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
· 关于开展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应用情况调查的通知
· 四川沱江即将告别20多年的网箱养鱼,养鱼人该何..

最新文章

· 5、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
· 可用芦席隔断鱼苗狂游路线
· 4、鱼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
· 九、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鱼苗夏花阶段
· 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
· 七、调节水质鱼苗入池前期
· 重磅!渔业如何发展?渔民生计怎么办?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