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草鱼烂鳃和白尾是什么原因
2015-07-21   来源:邯郸农批网 黑龙江信息网 作者:mina   字体:【 】  浏览:92次   评论:0

问: 专家我想知道草鱼烂鳃和白尾是什么原因? 因为我家的池塘是新池塘放鱼的时候没有有石灰消毒导致现在草鱼的死亡。

答: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草鱼烂鳃病:又称“乌头瘟”,是鱼类在高温季节的主要病害之一。

一、症状:主要危害1―2龄草鱼。鱼鳃瓣受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刺伤,或拉网等机械损伤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病鱼鳃丝腐烂,末端软骨外露,鳃瓣变灰白或白色,鳃瓣边缘附着污物或大量粘液;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的或不规则的透明小天窗,又叫“开天窗”。

二、防治措施

1.第一天(晴天)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0.7克/立方米(5:2)全池泼洒或用杀虫灵泼洒。

2.第二天至五天投喂烂鳃灵或肠鳃灵等。

3.第三天及五天全池泼洒二溴海因、漂白粉、氯杀灵等。(

三、白尾病致病原因:

1.水质不洁 我县几家鱼苗场皆处城区,苗种培育的水源都取自环城河水,目前,水源皆已富营养化,水质不好,有害虫菌多,苗种饲养期间,大都没有新的水源可用,且苗种培育过程中不注重水体的改良,尤其在高温期,池水过浅,水质变化快,经常能闻到异味。

2.继发性感染 主要由锚头鳋引起。锚头鳋是我县环城河主要的寄生虫,从苗种到成鱼常年都可见,由此而引起病鱼的再次感染。本次一口3亩池塘发病就因此而引起。

3.机械损伤 在对鱼种分塘、销售、过筛、装卸鱼以及池塘除害过程中,因拉网操作不慎,使鱼体碰伤,鳞片脱落,病菌很快侵入而引发鱼病。其中一口4亩池塘,是在7月中旬从外地购进鱼种时,经拉网、装鱼、运输、卸鱼等环节的操作,下塘2日后即大量出现白尾而死鱼。

四、治疗情况

该病多属急性型、流行快,治疗及时,一般用药后第二天死鱼明显减少,3~4天停止死鱼。本次治疗过程:6月下旬,鱼病较轻,用氯杀灵0.1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7月中旬病情严重,第一天泼洒0.15克/立方米氯杀灵,第二天泼洒0.2克/立方米二溴海因;8月下旬,发病较重,第一天用B型灭虫精,用量8毫升/亩,第二天用0.3克/立方米溴氯海因泼洒一次。

五、预防措施

1.保持鱼池水质清洁,标准为肥、活、嫩、爽、无污染,象我县目前情况,应另辟水源,可采用地下水或城河水与地下水混合使用。

2.在扦捕拉网、运输、分拣鱼时要细心操作,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夏季晴天拉网应避开高温时段。

3.杀虫、杀菌。定期用杀虫剂杀死锚头鳋等寄生虫,定期亩用生石灰10千克或氯杀灵0.15克/立方米或溴制剂消毒水体。

Tags:鱼烂鳃 白尾是 责任编辑:mina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水中活宝石-锦鲤 [下一篇]冬笋鱼片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mina mina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3 个
性别:保密
mina@www.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鱼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海水鱼新宠―龙趸
· 禁渔期前最后的疯狂-重庆长寿湖站
· 家鱼混养池只死鲢鳙鱼的四大简单的原因
·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 改良斗鱼繁殖饲育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
· 关于开展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应用情况调查的通知
· 四川沱江即将告别20多年的网箱养鱼,养鱼人该何..

最新文章

· 5、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
· 可用芦席隔断鱼苗狂游路线
· 4、鱼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
· 九、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鱼苗夏花阶段
· 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
· 七、调节水质鱼苗入池前期
· 重磅!渔业如何发展?渔民生计怎么办?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