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池塘鱼鳖混养技术
2015-07-21   来源:安庆农批网  作者:周小杰   字体:【 】  浏览:109次   评论:0
1996年初,金湖县承担了江苏省水产局下达的“池塘鱼鳖混养技术”重点示范区建设任务,经过一年的实施,1996年底通过了省水产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全面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建成省级池塘鱼鳖混养技术示范区500亩。 池塘鱼鳖混养是提高池塘渔业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现将此项技术要点作简要介绍。 

1、池塘的改造与建设。 示范区地点在涂沟镇水产养殖场,利用原有的养鱼池塘改建成鱼鳖混养池,每口池塘面积5~15亩,平均水深2米以上,池底淤泥深25厘米左右。在池塘四周建防逃设施,使用的材料有砖、水泥板、钙塑板等,以砖墙结构为主,地上高度40厘米,墙顶向池内出檐15厘米,墙上设 50厘米高的内倾式防逃防盗塑料网。为解决鳖、鱼分灶吃饭的问题,池中设马鞍形食台,一般 1~2亩水面设置一个。这种食台用于投喂鳖的饲料, 鱼无法上食台摄食,还可兼作鳖的晒台。示范区地处高邮湖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环境安静,为鱼鳖混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苗种放养。示范区统一鱼种和幼鳖放养模式,鱼池在放养前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消毒。鱼种在3月底全部放养结束,亩均放养120.6公斤,其中滤食性鱼类占50%,草、鳊鱼占35%,鲤、鲫鱼占15%。鱼种放养时用3%~5%食盐水或10PPm漂白粉溶液浸洗消毒。5月下旬至6月上旬示范区共放养幼鳖30596只5259公斤,亩均61.2只10.25公斤,平均规格每只172克。放养的幼鳖做到规格整齐,体质健壮,反应敏捷,行动迅速,裙边和背甲宽厚,无损伤,无病害,体色鲜亮有光泽,腹甲以及四肢基部以黄色为好。放养时用20PPm高锰酸钾浸洗鳖体5~10分钟。 

3、饲养管理。 ①饲料投喂。池塘鱼鳖混养技术是运用生态渔业建设的生态位原理,用鳖充实池塘空缺生态位,充分发挥生态位效能,提高池塘渔业的综合效益。由于幼鳖放养量不大,因而可以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天然饵料,适当增投部分人工饲料,主要有螺蛳、鲜杂鱼以及少量配合饲料,饲料投喂在马鞍形食台上,每天上午9时左右投喂。每生产1 公斤商品鳖投喂螺蛳5.71公斤、鲜杂鱼0.72公斤和配合饲料15.5克。养鱼饲料以商品饲料和人工种植的苏丹草为主,投喂方法与常规养鱼相同。 ②水质管理。一般7~10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 20 ~30厘米,夏秋高温季节每2~3天加水一次,同时每20~30天用生石灰20~30PPm全池泼洒一次。 ③日常管理。坚持专人值班,早晚巡塘检查, 一查水质状况,二查鳖、鱼摄食情况,三查防逃设施是否有损坏,四查有无病情,并做好防洪、防风、防偷工作。 
 
Tags:池塘鱼 责任编辑:周小杰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甲鱼的人工加温高效饲养 [下一篇]传统酸菜鱼做法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周小杰 周小杰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61 个
性别:保密
xiaojie@qq.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鱼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海水鱼新宠―龙趸
· 家鱼混养池只死鲢鳙鱼的四大简单的原因
· 禁渔期前最后的疯狂-重庆长寿湖站
· 改良斗鱼繁殖饲育
·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
· 关于开展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应用情况调查的通知
· 四川沱江即将告别20多年的网箱养鱼,养鱼人该何..

最新文章

· 5、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
· 可用芦席隔断鱼苗狂游路线
· 4、鱼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
· 九、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鱼苗夏花阶段
· 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
· 七、调节水质鱼苗入池前期
· 重磅!渔业如何发展?渔民生计怎么办?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