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北方池塘鲢鱼种双线绦虫病的防治
2015-07-21   来源:阿克苏农批网  作者:幻月魅影   字体:【 】  浏览:90次   评论:0
双线绦虫(Digramma sp)隶属绦虫纲,裂头科,双线绦虫属,第一中间寄主为桡足类,第二中间寄主为鱼类,终寄主为食鱼鸟类。舒兰市过去一些大中型水库,在鲫鱼及野杂鱼体内偶有发现,近年在本市西部沿江区和大中型水库附近的人工池塘内大量发现。常集中感染,有蔓延趋势,主要对一龄鲢鱼种造成较大危害。据调查统计:最高的池塘感染率达92%,感染强度最高时,每尾鲢鱼体腔内有13个裂头蚴。患病鱼种越冬死亡率最高为84%。但各年段感染不尽一致,主要和水体环境改变(因干旱引起水面积减小)和水鸟的活动有关。本文对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防治对策。

一、病鱼症状 患病鲢鱼从外观看,腹部膨大,局部凸起,早春冰融后体质明显消瘦,腹部膨大更加明显,腹肌极薄,用力挤压腹部,裂头蚴可从胸鳍处钻出体外。病鱼在拉网和运输途中大部分死亡,只有少部分存活。双线绦虫的易感寄主主要是鲢鱼种,而鲤鱼种感染种类以舌状绦虫裂头蚴居多。

二、病因分析

1.靠近水库、沼泽的池塘,或因水面连片开阔、人少环境僻静的池塘,春季至秋季有常有许多水鸟苍鹭、红嘴鸥、翠鸟到此滞留栖息,在水库和鱼池之间游窜。裂头蚴感染率高的多发生在面积较大的越冬池,这些池塘每年春季冰面融化时,经常有病或体弱鱼在水面游动,招来大量水鸟捕食,带有虫卵的粪便排入水中,造成感染。

2.有的池塘售完春片鱼种后,因时间紧,来不及清塘即注水养水花鱼苗。有的池塘(带水浅池)冬天冻透,自以为达到清塘目的,注水不久即投放夏花鱼苗。据文献报道,双线绦虫的第一中间寄主(桡足类),可成体带卵休眠,休眠体可度过干旱、冰冻等各种恶劣环境,休眠体数量可达每平方米数百个至数百万个之多,常在小范围高度集中,正因为桡足类有这种成体休眠适应性,所以不经药物清塘的鱼池,一旦注入新水,很快就出现相当数量的性成熟带卵的桡足类成体。笔者在早春冰雪刚融化不久,在一些很浅的水坑里冬天冻透即看到大量的桡足类带卵成体,这也说明桡足类成体可抵抗恶劣环境。综上所述,在一些池塘由于不用药物清塘,其水体潜藏着大量的桡足类休眠体,这为感染双线绦虫病埋下了隐患。

3.按鱼苗生物学特性,水花鱼苗进入夏花阶段,食性将由轮虫转入较大型浮游动物(枝角类、桡足类),有些养鱼户利用冬季剩下的老水,自觉的培养一些枝角类和桡足类,供下塘的夏花鱼苗食用,这样做无疑可节省人工饲料,同时对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然而对于池塘中的浮游动物,如果不进行人为控制(药物),桡足类极有可能成为优势种群。据笔者实测,其数量有时可达100-200个/L,由于桡足类吞食钩球蚴具有专一性,所以这时如果池塘附近有带病原的水鸟活动,就极易使夏花鱼苗感染双线绦虫病。

4.有的养鱼户从双线绦虫多发区购进已感染裂头蚴的夏花鱼苗,即使当地不具备患绦虫病的条件,但由于鱼苗已经吞食了感染原尾蚴的桡足类后,并在鱼体腔内发育为裂头蚴,同时排出体外,致使放鱼池塘同样大量感染双线绦虫病。 三、防治对策 对人工池塘控制双线绦虫病的传播,首先要把好鱼苗关,如果从外地调运鱼苗,首先调查供苗单位是否有绦虫病发生史。如果是自己培育夏花鱼苗,并且当地有绦虫病史,或者有水鸟活动,那么水花鱼苗下塘前要用0.5mg/L的晶体敌百虫(90%),将第一中间寄主、桡足类杀死,这不但有助于轮虫的培养,更有利于水花鱼苗的生长。在发塘期间,发现桡足类也应清除。另外要增强鸟类保护意识,研究不伤害终寄主生命的有效办法,驱赶水鸟。对绦虫病多发区,一定要坚持用石灰清塘。针对池塘而言,双线绦虫病虽然危害严重,但只要采取措施绦虫病在小水体的预防是完全可能的。 


Tags:方池塘 鱼种双 责任编辑:幻月魅影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捕鱼注意要点 [下一篇]秋季金鱼养殖技术要点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幻月魅影 幻月魅影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00 个
性别:保密
1273112@sina.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鱼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海水鱼新宠―龙趸
· 禁渔期前最后的疯狂-重庆长寿湖站
· 家鱼混养池只死鲢鳙鱼的四大简单的原因
· 改良斗鱼繁殖饲育
·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
· 关于开展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应用情况调查的通知
· 四川沱江即将告别20多年的网箱养鱼,养鱼人该何..

最新文章

· 5、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
· 可用芦席隔断鱼苗狂游路线
· 4、鱼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
· 九、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鱼苗夏花阶段
· 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
· 七、调节水质鱼苗入池前期
· 重磅!渔业如何发展?渔民生计怎么办?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