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积极做好鱼类烂鳃病的防治工作
2015-07-21   来源:广州农批网 云南省洱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作者:immbbs   字体:【 】  浏览:99次   评论:0

洱源县水产站在开展农技体系改革示范工作中,为了确保水产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做好鱼病防治工作,现就常见的烂鳃病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 

【病原】 鱼害粘球菌 

【流行情况】 此病在草. 青. 鳙. 鲤等鱼都可发生,而主要危害草鱼,是草鱼鱼种严重的疾病之一。此病在全国各养鱼地区终年出现。在水温15度以下,一般少见。20度以上开始流行,28――35度是最适宜流行的温度。就季节而言,冬季少见,春、夏、秋三季均常见,尤以夏季为多。它常与肠炎病同时并发。 

【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鱼常离群独游水面,行动缓慢,食欲减退或不吃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变得乌黑,故渔民称此病为“乌头瘟”。肉眼检查,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面往往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园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从病鱼鳃的腐烂部分取下鳃丝在显微镜下检查,一般可以见到鳃丝软骨尖端外露,附着许多粘液和污泥,有许多细长的粘细菌附着于上面。鳃组织病变,不是发炎和充血,而是病变区域的细胞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崩溃,因而认为沾细菌对机体的危害,可能是细菌代谢产物中的解元酶在病变区域的细胞组织中进行活跃的解元作用,因此导致细胞死亡、 崩溃和组织腐烂。 

【防治方法】  

1. 发病初期,可在食场周围挂漂白粉篓进行防治。病重时,漂白粉全池遍洒,使池水成1PPM的浓度。 

2. 用禽用红霉素全池遍洒,使池水成0.3PPM浓度,次日再用此药粉拌饲料内服, 

第一天按每10公斤鱼用0.4克,第二天至第六天用量减半,连续六天为一疗程。 

3. 用五倍子全池遍洒,使池水成1――4PPM的浓度。 

4. 每亩用枫杨树叶20公斤左右,捣烂加水后全池遍洒。 

5. 全池遍洒生石灰,使池水成20PPM的浓度。

Tags:鱼类烂 责任编辑:immbbs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莲-稻-鱼套养技术 [下一篇]怎样确诊疑难症状鱼病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immbbs immbbs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84 个
性别:保密
immbbs@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鱼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海水鱼新宠―龙趸
· 家鱼混养池只死鲢鳙鱼的四大简单的原因
· 禁渔期前最后的疯狂-重庆长寿湖站
· 改良斗鱼繁殖饲育
·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
· 关于开展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应用情况调查的通知
· 四川沱江即将告别20多年的网箱养鱼,养鱼人该何..

最新文章

· 5、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
· 可用芦席隔断鱼苗狂游路线
· 4、鱼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
· 九、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鱼苗夏花阶段
· 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
· 七、调节水质鱼苗入池前期
· 重磅!渔业如何发展?渔民生计怎么办?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