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鱼类温室养殖注意事项
2015-07-21   来源:濮阳农批网  作者:manmee   字体:【 】  浏览:246次   评论:0
在北方地区,温水性鱼类(如罗非鱼、淡水石斑、黑鲷等)受水温限制必须利用温室进行越冬,笔者根据多年的鱼类温室养殖实践,总结了几条注意事项,简单加以介绍,供同仁参考。

1.彻底消毒 鱼类移入温室内前10天左右,室内水泥池及相应管道、渠道用生石灰375ppm~500ppm或漂白粉30ppm~50ppm彻底消毒干净,以杀灭病虫害。

2.适时与规范地完成入室操作工作 要在水温低于18℃或第一次寒流到来之前完成入室操作工作。室外拉网捕鱼时,操作要轻、快,勿伤鱼体,否则容易导致鱼类感染水霉病。鱼类放入越冬池前,宜用2%~4%食盐水浸泡消毒10分钟~15分钟,以杀灭鱼体体表的细菌和寄生虫。鱼体消毒时,要特别注意观察鱼体是否能够忍受,一旦出现较严重的浮头、挣扎,应立即捞出放入池水中。

3.合理的放养密度 温室养殖中,鱼类放养密度一般为7kg/立方米~12kg/立方米,具体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温室设备条件及鱼体大小等灵活调整。若放养密度过大,则鱼类病害多,成活率低,而且越冬后鱼体增重不大;若放养密度过小,则会降低越冬池的利用率,经济效益不大。

4.调节水温 鱼类移入温室的第1周内,应将池内水温调节在25℃~27℃,以便鱼类尽快恢复体质,轻伤愈合,同时可预防小瓜虫病乘虚而入,以后可将水温稳定在23℃左右。

5.合理投喂 投喂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原则,均匀投喂饲料,一般日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2%~4%,具体的日投喂量视鱼类摄食情况灵活调整。投喂时,坚持小把投喂,以大部分鱼类吃饱游走为准。注意池底不要有残饵,以免污染水质。

6.加强水质管理 每周做一次水质检测,保持池水中溶解氧含量大于5mg/L,氨态氮含量小于0.05mg/L,亚硝酸盐含量小于0.5mg/L,并根据水质情况灵活掌握换水量。一般地,池水水质变浑而透明度降至20cm以下,鱼类摄食情况变差,要彻底换水排污。换水时注意换水前后水体温差不超过2℃。

7.疾病防治 温室养殖中,鱼类放养密度相对较大,鱼体活动量少而极易发病,如果防治措施不当则极易造成批量死亡,损失惨重,故在饲养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疫"的方针,切实做好防病与治病工作。平时要勤观察鱼类摄食和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诊断治疗。越冬期内的防病措施有:①每隔15天~20天各池用二氧化氯0.3ppm均匀泼洒1次,以预防细菌性疾病;②每隔15天~20天各池用硫酸铜0.7ppm和高锰酸钾1ppm混合均匀泼洒1次,以预防车轮虫病、斜管虫病、指环虫病等;③每隔1个月投喂药饵3天~5天,用药为大蒜素和维生素C,以增强鱼体抗病能力,促进鱼体生长。
Tags:鱼类温 责任编辑:man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冬放鱼种技术措施 [下一篇]如何防治竖鳞病与鱼波豆虫病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manmee manmee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52 个
性别:保密
manmee@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鱼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海水鱼新宠―龙趸
· 禁渔期前最后的疯狂-重庆长寿湖站
· 家鱼混养池只死鲢鳙鱼的四大简单的原因
·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 改良斗鱼繁殖饲育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
· 关于开展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应用情况调查的通知
· 四川沱江即将告别20多年的网箱养鱼,养鱼人该何..

最新文章

· 5、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
· 可用芦席隔断鱼苗狂游路线
· 4、鱼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
· 九、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鱼苗夏花阶段
· 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
· 七、调节水质鱼苗入池前期
· 重磅!渔业如何发展?渔民生计怎么办?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