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倡导五种观点,做好鱼病防治
2015-07-21   来源:白银农批网  作者:刘亦菲   字体:【 】  浏览:87次   评论:0
鱼病防治的总体原则是"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当前鱼病防治中应该倡导五种观点,做好疾病防治。

一、选用良种是鱼病防治的首要工作

良种具有极大的增产潜力,这种潜力主要体现在良种生产性能优异、抗病力强等方面。大范围大批量选用良种,提高良种率,对于减少养殖阶段鱼病发生几率具有事牛功倍的效果。

二、构建优良的养殖环境是鱼病防治贯穿始终的任务

与养殖鱼类相关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如水质、水温、水位、水流、底质等。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养殖对象始终构建不同的优良地养殖环境。

构建优良的养殖环境主要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1.选择适宜养殖的地区并配备必需的养殖设施。

2.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实施规范化的技术操作规程。

3.严格投入品质量标准。

4.全程监控,及时调整发生变化的环境因子。

三、增强鱼体免疫力的工作不能忽略

这里主要是指增强鱼体获得性免疫力。这个免疫力增强后,养殖对象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会相对增强,发病几率也会相对降低。在长期的生产实际中,人们摸索形成了许多增强鱼体免疫力的好方法。概括讲有两条:

1.注射(投喂或浸泡)疫苗。针对特定鱼类的某种或某类疾病,制取疫苗并通过注射、投喂或浸泡等形式,将疫苗接种到养殖对象体内,使其获得免疫力,不发(某种或某类)疾病或少发疾病。这种方法在水产上应用较早,实践证明其防病效果比较理想。

2.人工刻意改变小环境,让养殖对象产生适度的应激反应,使其在真正面对环境变化时具有较强的适应力,从而达到不发病的目的。关于这点我们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如鱼苗运输前我们要对其进行拉网与密集的锻炼,使其排泄体内废物、适应密集生活,从而提高运输成活率。另外,在斑点叉尾回网箱养殖中和商品鱼运输前,采用适度密集方法,可以增强体质降低养殖阶段的发病率,提高商品运输成活率。

四、正确认识药物的作用和地位

1.药物并不是万能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药品、新的工艺被广泛开发并及时运用到生产实际中,较好地控制、杀灭了一些病原体,达到了治疗鱼病的目的。但这并不是暗示我们"鱼病并不可怕,即使病了也可以治好它"。要知道我们不仅对很多鱼病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如病毒病、孢子虫病、小瓜虫病等),而且对一些看似已在技术上突破了的鱼病(如细菌性疾病、寄生性鱼病等)在生产中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成年累月的使用鱼药后,鱼池底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病原体也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再加上水体用药基础数据缺乏等,导致鱼病的治疗难上加难,甚至毫无疗效。

2.使用鱼药是我们极为慎重且迫不得已的行为。在大量的前期预防工作中,如果因为某一环节工作失误,导致鱼病发生时,要本着极为谨慎严肃的态度,按规程使用鱼药。决不能将养殖用药随意化、无节制化。

五、倡导规范用药

规范用药是在人们对水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其概念就是要从药物、病原、环境、养殖动物本身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因素考虑,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效果地使用渔药。

从政策法规层面讲,规范用药包括"二个不":

1.不使用违禁药品或化学品及其衍生物。

2.不违背休药期制度。

从技术层面讲,规范用药包括"四个正确":

1.正确诊断鱼病。要通过现场疫情调查、病原体检测等方式,准确诊断鱼病种类及危害程度。

2.正确掌握鱼病发生区域环境因子与养殖对象用药既往史的基础数据,为本次用药提供依据。

3.正确选择、使用鱼药。要从"有效、安全、经济和方便"等四方面出发,全面考量选定鱼药。

4.正确评估治疗方法(包括鱼药)的效果。
Tags:鱼病防 责任编辑:刘亦菲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湘云鲫鱼苗斜管虫病的治疗体会 [下一篇]传染性鱼水霉病的防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刘亦菲 刘亦菲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92 个
性别:保密
liuyf@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鱼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海水鱼新宠―龙趸
· 禁渔期前最后的疯狂-重庆长寿湖站
· 家鱼混养池只死鲢鳙鱼的四大简单的原因
·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 改良斗鱼繁殖饲育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
· 关于开展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应用情况调查的通知
· 四川沱江即将告别20多年的网箱养鱼,养鱼人该何..

最新文章

· 5、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
· 可用芦席隔断鱼苗狂游路线
· 4、鱼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
· 九、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鱼苗夏花阶段
· 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
· 七、调节水质鱼苗入池前期
· 重磅!渔业如何发展?渔民生计怎么办?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