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灭藻精”-清除池塘中有害藻类的新突破
2015-07-21   来源:营口农批网  作者:梦幻宝宝   字体:【 】  浏览:94次   评论:0
传统池塘养殖中对于有害藻类的清除,是一件非常单一简单的工作,我们只需要用一些重金属盐类例如硫酸铜或者大剂量杀生剂就可以完成。但是,对于现代养殖业,在考虑到清除藻类的同时,又要兼顾有益藻类的安全、水草的安全、养殖动物的安全以及水体溶氧、藻类毒素分解等综合因素,以致水体中藻相稳定与平衡,清除有害藻类就变成了一件“系统养殖操作”。

养殖的成败与安全,是以养殖环境的稳定与安全为前提的。而养殖环境的稳定与安全又与环境中最直接与最基本的藻类的代谢与变化密不可分,藻相的稳定与平衡对于养殖环境的稳定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藻相的细微变化都会对整个养殖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巨大变化。传统养殖理念上的“养殖先养水”的“养水”,就是对养殖环境中藻类的养护。因此,传统的杀藻工作,就变成了一件风险极大的“破坏性”操作。

为什么讲传统的“杀藻”是一项“破坏性”操作?

首先,我们使用的杀藻剂是一种对生物没有选择性的“通吃通杀”类型的杀藻剂,它既可以杀灭有害藻类,同时也杀灭了大量有益藻类(包括一些特殊养殖动物赖以生存的大型水生植物水草),使水体中的藻相处于极不稳定状态。

第二,杀灭的藻类会产生二次环境污染,藻类的腐败分解会严重耗氧,污染环境。

第三,无选择性地杀藻会在杀灭有害藻类的同时杀灭大量有益藻类,水体中藻相稳定与平衡被打破,严重破坏水环境的稳定,造成池塘严重缺氧,并且短时间内无法恢复。

第四,杀藻剂使用剂量过大,造成对于养殖动物的间接毒害和有害毒素富集。

要改变传统养殖操作的负面影响,我们提出了定位杀藻、跟随增氧、限度净水、保证水草安全、分解死藻毒素等一系列综合杀藻操作技术理念。

实际上,养殖生产中绝大多数杀藻操作,仅仅限于杀灭对于养殖生产有害的蓝绿藻,而蓝绿藻又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生长生活特性,蓝绿藻大量孳生后,会漂浮于池塘表面,并随风和水流移动集中,可见,非常容易判定!

因此,我们所需要做的工作即是找到一种对水生植物安全的强效杀藻剂,它可以漂浮于水的表面,直接定位使用,有适度的扩散性(即在什么地点使用,就在使用地周围起效,不会扩散于整个池塘表面)。被杀灭后的蓝绿藻被絮集,短时间会随风或水流漂浮到池塘边缘,长时间会沉降于池底。杀藻剂中含有活性氧化物,可以加速氧化藻类腐败物,分解毒素,不参与耗氧,相对保证水体的溶氧状态。

把这些功能性命题集中在一起,我们开发了一种具备上述功能和特点的复方型杀藻剂,以方便人工直接抛撒施用,同时保持定位、漂浮特性。

因此,实现这一高效、安全、稳定的杀藻新技术突破并将这一新的技术进行很好的推广应用,必将大大改善养殖水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灭藻精

[主要成分]功能性多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盐。

[性状和指标]蓝色粉末。

[作用机理]“灭藻精”为新型多效水质改良剂,考虑到养殖系统的立体空间,对养殖系统进行全面的治理,使系统达到新的生态平衡。

本品首先通过表面活性剂在中上层水域杀灭过度繁殖的藻类。随后将被杀灭的微生物伴随着水中的悬浮颗粒一起沉降在系统底部,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增加系统中的活性氧含量,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由于单细胞藻类和植物的细胞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所以“灭藻精”在杀藻的同时对水草的生长没有影响。

本品革命性地解决了杀藻缺氧、杀藻杀草、杀死藻而产生毒素等传统水质改良产品的缺陷。

[功能和用途]

1.杀藻。高效复合表面活性剂快速杀灭过度繁殖的藻类,避免因水中藻类数量过多,带来的水质理化指标骤升骤降,从而引起养殖对象的不适。

2.净水。高效快速的沉降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被杀灭的死亡的微藻细胞体,避免有机物降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同时,还可消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降低水体的氨(NH3)、硫化氢(H2S)、调整水中氢离子浓度,稳定水体pH值,使水体各项理化指标趋于稳定。

3.增氧。特别选取的强氧化物,具有非常高的电极电位,入水后产生大量活性氧,在加快有机物快速降解的同时,保持水中的高氧化还原电位和富氧状态。

[用法用量]按100~200克/亩?米用量直接在藻类密集区施用。
 
Tags:池塘中 责任编辑:梦幻宝宝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网箱养鱼得病原因 [下一篇]彩鲫驯化养殖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梦幻宝宝 梦幻宝宝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816 个
性别:保密
menghuan@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鱼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海水鱼新宠―龙趸
· 禁渔期前最后的疯狂-重庆长寿湖站
· 家鱼混养池只死鲢鳙鱼的四大简单的原因
·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 改良斗鱼繁殖饲育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
· 关于开展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应用情况调查的通知
· 四川沱江即将告别20多年的网箱养鱼,养鱼人该何..

最新文章

· 5、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
· 可用芦席隔断鱼苗狂游路线
· 4、鱼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
· 九、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鱼苗夏花阶段
· 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
· 七、调节水质鱼苗入池前期
· 重磅!渔业如何发展?渔民生计怎么办?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