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观赏鱼白点病及其防治
2015-07-21   来源:衡阳农批网 农博网 作者:L霞   字体:【 】  浏览:99次   评论:0

锦鲤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较大型鱼类,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锦鲤的养殖户逐年增多,现就鲤的饲养、管理等提出几点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1、水质要求

水温锦鲤生活的水温范围为2~30℃,最适生活水温为20~25℃。在这种温度的水中,锦鲤游动活跃,食欲旺盛,体质健壮,色彩鲜艳。但水温不能骤变,换水时温差不能超过3℃。

硬度锦鲤喜欢在硬度低的水质环境中生活。软、硬水都可以养锦鲤(一般情况下,自来水是软水,泉水、井水是硬水),但应避免把锦鲤突然由软水移入硬度较大的水中,以免鱼体产生过敏反应。

酸碱度(pH值)锦鲤要求生活在微碱性的水中,较适合的pH值为7.2~7.5。锦鲤不喜欢水质突变,不要将其从pH低的水中突然放入pH值高的水中,以免因pH值相差太大而引起不适。锦鲤长期处于弱酸性水中(pH值为6.5左右),不仅体色变坏,还易得鳃腐病。

亚硝酸盐、氨氮等有害物鱼的排泄物溶于水中经各种途径产生亚硝酸盐、氨氮等有害物。有害物浓度过高时,鱼活动力减弱,浮上水表面,体色变淡,常常引起鱼死亡。有条件可安装循环过滤系统或定期泼洒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来降低亚硝酸盐、氨气。

锦鲤池要求的水质:A)水必须无味无臭;B)无色、透明度约达2米;C)无异常水泡;D)池壁青苔正常;E)池水化学测定:pH值6.8~7.4;硬度15以下;铁离子浓度0.3毫克/升以下;硫酸根离子15毫克/升以下;氯离子19毫克/升以下;不含残留氯;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氨0.1毫克/升以下;亚硝酸盐0.1毫克/升以下;硝酸盐5.5毫克/升左右;不含硫化氢;BOD2.5~7之间;浊度在5度以下;透明度在100厘米以上。

2、饵料要求

锦鲤是杂食性鱼类,一般软体动物、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底栖动物以至细小的藻类或人工合成颗粒饵料均可食之。最好投喂人工合成颗粒料、豆饼、菜饼、面包屑、鱼虫、蛤、蟹肉、蚕蛹等。注意:夏季应在上午投喂饵料。饵料的投喂不能过量。可通过锦鲤的粪便来观察投喂是否过量,如果粪便变硬则说明投喂饵过量。

3、光照要求

夏季,天气高温酷热,须加盖塑料遮光网,防止阳光直射,使阳光照度由8000~12000勒克斯降为5500~5800勒克斯。

4、病害防治

锦鲤赏见鱼病主要有水霉病、烂鳃病、肠炎病、竖鳞病等几种。

5、1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

症状:病鱼体表寄生有灰白色棉絮状菌丝。

防治方法:1)孔雀石绿0.2~0.4毫克/升浸泡;2)福尔马林0.5毫克/升浸泡;3)食盐400~500毫克/升和碳酸氢钠400~500毫克/升配成合剂,将病鱼用小池集中施病。

4、2烂鳃病

症状:病鱼行动迟缓,体色和头部发黑。严重时鳃丝腐烂,鳃盖有透明小窗。

防治方法:1)漂白粉1克/米3浸泡;2)呋喃西林1.5~2克/米3浸泡;3)红霉素0.3克/米3浸泡。

4、3肠炎病

症状:体发黑、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有黄色粘液外溢。

防治方法:1)呋喃唑酮0.1~0.7克/米3浸泡,配合土霉素拌饵投喂;2)呋喃唑酮1~2克/100千克,连续口服3天;配合大蒜头少量捣烂拌饵投喂,连续投喂3天。

4、4坚鳞病(鳞立病、松鳞病)

症状:病鱼体表粗糙、全身鳞片竖起如松球状,鳞片基部水肿,内积有渗出液。

防治方法:1)呋喃西林1克/米3治疗;2)食盐5克/升水中饲养,停食2天,每天每尾用磺胺嘧啶0.6克配饵投喂;3)食盐20克/升水溶液浸洗10分钟;4)红霉素2.0~2.5克/米3浸泡30~50分钟。

Tags:鱼白点 责任编辑:L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野外泥池塘春放秋捕式防病精养新.. [下一篇]漂白粉防治鱼病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L霞 L霞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69 个
性别:保密
Lxia@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鱼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海水鱼新宠―龙趸
· 家鱼混养池只死鲢鳙鱼的四大简单的原因
· 禁渔期前最后的疯狂-重庆长寿湖站
· 改良斗鱼繁殖饲育
·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
· 关于开展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应用情况调查的通知
· 四川沱江即将告别20多年的网箱养鱼,养鱼人该何..

最新文章

· 5、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
· 可用芦席隔断鱼苗狂游路线
· 4、鱼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
· 九、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鱼苗夏花阶段
· 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
· 七、调节水质鱼苗入池前期
· 重磅!渔业如何发展?渔民生计怎么办?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