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常见鱼病防治常识
2015-07-21   来源:西安农批网 云南省景谷县农业局水产站 作者:小00   字体:【 】  浏览:104次   评论:0

水产养殖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养殖产业,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鱼病控制得好坏直接与养殖产量和效益有关,所以,水产养殖中做好鱼病防治尤为重要。所谓鱼病防治就是渔业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预防与治疗。在鱼病防治工作中,关键是预防,以防为主,如果没有做好预防工作,一旦鱼病发生,不但需要大量药物和时间来治疗,而且严重影响渔类正常生长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根据景谷县水产养殖情况,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

一、肠炎病

危害鱼群:草鱼、鲤鱼、罗非鱼,鲢、鳙少量出现。

症状: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淡黄色或血脓液体从肛门流出,剖开鱼腹部,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则前肠或者后肠呈现红色,重者全肠呈紫红色,肠内一般无食,充满淡黄色粘液或血脓,病鱼体色发黑,丧失食欲,行动缓慢,离群独游。

预防:1、加强饲养上的管理,注意保持水质清新,平时把鱼吃剩的草秆残渣捞干净。2、鱼种放养前用10ppm漂白粉浸洗20-30分钟,发病季节每隔半月全池泼洒漂白粉一次1ppm.

治疗: 1、每公斤饲料加 25克 掏碎的大蒜和 300克 食盐每天投喂2次。2、用 50克 肠炎灵鱼用药配料一天喂2次,3天一疗程。

二、水霉病。

危害鱼群:一般来说只要有伤口的鱼群都有可能患上水霉病。

症状:肤霉的动孢子潜入鱼体的伤口,吸收养分,迅速的成长为菌丝,菌丝的一端伸入肌肉,蔓延扩展,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的棉絮状物,由于菌丝与鱼体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鱼体组织坏死,同时随着菌丝的日增,鱼体负担过重,造成游动失常,食欲丧失,日夜消瘦而死。

预防:1、鱼池用生石灰消毒清塘,拉网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2、尽量避免用受过伤的亲鱼繁殖。

治疗:1、每立方米水用 0.4公斤 食盐和 0.4公斤 小苏打混合液全池泼洒。2、每亩用菖蒲5公斤,食盐3公斤,人尿20公斤混合全池泼洒。3、福尔马林0.5ppm全池泼洒。

三、烂鳃病

病因:细菌性烂鳃病分为两种类型:分别由柱形粒黏菌和柱形纤维黏菌引起。

症状:鱼体发黑,呼吸困难而浮游于水面,鳃部肿胀,色淡呈严重贫血状。有急性感染时呈紫红色,多黏液、污物、菌斑、鳃部腐烂,但一般不到缺损时,病鱼即死亡。

流行:在密度较大的养殖水体中罗非鱼容易患烂鳃病,使鱼死亡。

预防:1.及时排放污水,换注新水,有条件的可适当提高水温。静水保持可用EM(有效微生物菌群)全池泼洒,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与感染。2.全池泼洒生石灰,使池水成2.3 -3.0克 /立方米的浓度。

治疗:1.全池泼洒氯制剂,如三氯异氰脲酸(强氯精) 0.3克 /立方米或二氯异氰脲酸钠(优氯精) 0.5克 /立方米连续治疗3天为一疗程。2.全池泼洒高锰酸钾,使池水成2.3 -3.0克 /立方米的浓度。3.全池泼洒福尔马林,使池水成 30克 /立方米的浓度。

Tags:常见鱼 常识 责任编辑:小00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罗非鱼水体富营养化的处理 [下一篇]家庭饲养金鱼心得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小00 小00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95 个
性别:保密
wolove@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鱼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海水鱼新宠―龙趸
· 家鱼混养池只死鲢鳙鱼的四大简单的原因
· 禁渔期前最后的疯狂-重庆长寿湖站
· 改良斗鱼繁殖饲育
·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
· 关于开展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应用情况调查的通知
· 四川沱江即将告别20多年的网箱养鱼,养鱼人该何..

最新文章

· 5、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
· 可用芦席隔断鱼苗狂游路线
· 4、鱼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
· 九、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鱼苗夏花阶段
· 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
· 七、调节水质鱼苗入池前期
· 重磅!渔业如何发展?渔民生计怎么办?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