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罗非鱼的苗种越冬管理技术介绍
2015-07-21   来源:安顺农批网 海洋与渔业 作者:尤娜1314   字体:【 】  浏览:93次   评论:0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不耐低温,生活和生长的水温范围为16℃~40℃,最适温度为28~32℃,当水温下降至12℃以下就会逐渐死亡。在正常的情况下,罗非鱼在水温降到16℃时都需采取越冬措施,确保罗非鱼顺利越冬。罗非鱼的越冬方式很多,根据各地气候和越冬条件的差异,主要有盖薄膜大棚越冬、温泉水越冬、深水井、工厂余热、锅炉加温以及电热器加温等方式。罗非鱼越冬的关键是要掌握越冬入池的时间、鱼池消毒、放养密度、水质和水温的调节、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技术。

一、越冬前的准备

1、越冬鱼的要求

越冬前催肥院越冬前一个月将要越冬的鱼集中专池囤养,进行加强培育,促使其膘肥体壮,增强越冬抗寒能力,使之逐步适应越冬期间的生活环境,将部分体弱或受伤的鱼提前淘汰。

越冬鱼的选留院要从秋苗专池培育而成的鱼种中选留,越冬鱼种以全长5~6厘米为好,过大会使越冬塘利用率降低,过小的鱼种在越冬过程中适应能力差、成活率低及会出现同一塘越冬苗规格大小不一的现象。一般苗种越冬要求进池时规格要整齐,罗非鱼一年多次繁殖,鱼苗入池时的规格如参差不齐,在吃食上必然会出现以大欺小,小者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因此,鱼种入池时一定要经过筛选,按规格大小分别入池,以便管理,提高成活率。选留的鱼种还要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体表光滑、无冻伤的个体。

选留时操作都必须轻快细致,以免碰伤鱼体,并即选即入池。鱼种在分级过筛时不宜长时间密集于网池中,一般在网池中吊水两个小时后即要进行分筛、计数入塘,最长时间不宜超过五个小时,更不宜进行高密度长途运输,否则会造成鱼体受伤严重,导致越冬成活率低。

2、越冬设施的准备

根据不同的越冬方式,对越冬期间所需的加温、增氧、排污等设备应在越冬前准备好,如加热器、锅炉、控温仪、水泵、增氧机等,并预先把各越冬设备检修完好。一般养殖户进行小面积越冬时,每30立方米水体应配用1~2个3千瓦的电热器。越冬前7~10天应对鱼池及管道、渠道先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他消毒药物进行处理,方法与池塘养殖鱼的处理一致。

3、越冬前鱼体的消毒

越冬时亲鱼、鱼种在运输和操作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在进池前应对鱼体进行药物消毒,可用2%~3%食盐溶液(不加碘)浸泡鱼体5~10分钟,浸洗时间根据鱼的忍耐程度而定。待全部鱼入塘后,可用0.3毫克/升二氧化氯进行全塘消毒,以防疾病发生。在入塘后一个星期内,要密切注意入塘鱼种活动情况,特别是水温较低时操作的鱼种伤口是否感染,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入塘一个星期后,鱼种的情况才基本稳定,进入越冬期。

二、越冬鱼入池的时间及其注意事项

1、尧进池时间

越冬鱼进池的时间,应掌握在水温降至18~20℃时进越冬池为宜。具体进池时间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但必须在水温18℃以上时进越冬池,要赶在第一次寒流之前结束,水温低于16℃,则起捕的鱼就不能作越冬留种,因为鱼体已冻伤,进池后就会陆续死亡。捕捞越冬鱼要选择风和日暖的晴朗天气,以免鱼体冻伤。

2、尧放养密度

越冬鱼进池的密度要根据越冬池环境条件、鱼体大小和管理水平而定。温流水池水质清瘦,溶氧充足,一般每立方米水体可放亲鱼12~20千克,或放鱼种8~12.5千克;静水增氧池一般每立方米水体可放亲鱼5~7.5千克,或鱼种3.5~5千克;静水池,能定期换水的,每立方米水体可放亲鱼2.5~4千克,或鱼种2~3千克。

三、越冬期间的管理要点

罗非鱼越冬期较长,整个越冬期间要有专人负责,并做好控制水温、调节水质、合理投饲和防治鱼病等管理工作。

1、水温的控制

越冬鱼在进池后10d左右的时间内,可以把水温控制在20~25℃,有利于鱼体轻伤愈合,抑制水霉病的发生,提高越冬成活率。情况基本稳定以后,整个越冬期间要求水温保持在16℃以上,一般水温控制在18~20℃间。应防止水温的突然变化,更应防止水温降到致死温度之下,也不能长期控制在20℃以上,长期高温不利于越冬管理,而且还会增加饲料的投入,因为水温高,鱼的活力较强,消耗体力较多,摄食量相应增加,因而排泄物增多,不但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还会产生多种对鱼体不利的物质。

Tags:罗非鱼 苗种越 管理技 责任编辑:尤娜1314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几种安全有效的鱼药 [下一篇]鱼种药浴方法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尤娜1314 尤娜1314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43 个
性别:保密
youna@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鱼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海水鱼新宠―龙趸
· 禁渔期前最后的疯狂-重庆长寿湖站
· 家鱼混养池只死鲢鳙鱼的四大简单的原因
·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 改良斗鱼繁殖饲育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
· 关于开展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应用情况调查的通知
· 四川沱江即将告别20多年的网箱养鱼,养鱼人该何..

最新文章

· 5、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
· 可用芦席隔断鱼苗狂游路线
· 4、鱼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
· 九、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鱼苗夏花阶段
· 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
· 七、调节水质鱼苗入池前期
· 重磅!渔业如何发展?渔民生计怎么办?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