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淡水石斑鱼的生长
2015-07-21   来源:昭通农批网  作者:xiaomao   字体:【 】  浏览:90次   评论:0
淡水石斑鱼刚孵化的仔鱼全长为0.58-0.6厘米,群集在池底不停地运动,在水温26-28℃间,孵化后第6天卵黄囊消失,仔鱼游至中上水层,不再群集在池底,卵黄消失后的鱼苗,可投喂轮虫、枝角类等小型浮游动物,稍大后可投喂水蚯蚓,然后再以团状的鳗饲料驯饵,经过1个月的培育,体长达10厘米左右即可下塘养成。在台湾地区,夏季期间放养体长约10厘米的鱼苗下塘,经过6-8个月的养殖即可达到500克。其最大体重可达1200克。我院名优水产养殖实验基地1999年6月24日引进体长约10厘米鱼苗进行养殖试验,1999年12月24日测定,最大个体为375克,平均体重216克;在生长速度上,雄鱼的生长速度显著大于雌鱼,在混养方式上,混养量少(20尾/亩)的生长速度显著大于混养量多(150尾/亩);经测定,混养量少的体重平均315克,混养量多的体重平均为175克,相差近1倍。


Tags:水石斑 鱼的生 责任编辑:xiaomao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家鱼出血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下一篇]鲜美爽口的火龙果炒虾仁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xiaomao xiaomao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802 个
性别:保密
xiaomao@zhou.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鱼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海水鱼新宠―龙趸
· 禁渔期前最后的疯狂-重庆长寿湖站
· 家鱼混养池只死鲢鳙鱼的四大简单的原因
· 浅水池塘养鱼技术
· 改良斗鱼繁殖饲育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
· 关于开展水产养殖中微生物制剂应用情况调查的通知
· 四川沱江即将告别20多年的网箱养鱼,养鱼人该何..

最新文章

· 5、坚持鱼苗饱食后下塘
· 可用芦席隔断鱼苗狂游路线
· 4、鱼苗入池前应进行药物消毒
· 九、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鱼苗夏花阶段
· 如果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倾入池内
· 七、调节水质鱼苗入池前期
· 重磅!渔业如何发展?渔民生计怎么办?
· 借此调节水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改变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