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虾类的观色诊病
2015-07-22   来源:丽水农批网  作者:抹布妹   字体:【 】  浏览:88次   评论:0
虾类患病后,躯体某个部位或某个器官呈现特有的颜色;根据此种颜色特点可诊断虾病。

一、"红色"诊病

1.红体病:系桃拉病毒引起,南美白对虾易患此病。症状:急性者体表呈淡红色,尾扇及游泳足呈深红色;慢性者仅在虾壳表现出现黑斑。防治措施:①溴氯海因,0.5毫克/升水体,全池泼洒。②板蓝根50克、三黄粉200克,拌入100克饵料中投喂,连喂1周。

2.红鳃病和红肢病:系某种弧菌引起,对虾易感染。症状:早期鳃部及胸肢、腹肢呈红色,后期大部分躯体呈暗红色;虾体两侧呈白色,腹部呈浊白色。治疗:①土霉素,0.5克/千克饵科,连喂5天。②漂白粉,3毫克/升水体,全池泼洒消毒。预防:(1)虾池经常注加清水。(2)保持池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

3.红头黑鳃病:本病主要发于青虾,病原体为寄生虫、细菌。症状:早期鳃部呈红色,后期呈黑色并糜烂。镜检病灶采集物:寄生虫性的可发现纤毛虫类原虫,细菌性的可发现病原菌。治疗:①寄生虫性的:0.5%毫克/升水体的硫酸钙及0.3毫克/升水体的硫酸锌,全池泼洒。②细菌性的:土霉素,0.5克/千克饵料,连喂5天;虾康1号,按说明配制饵料,连喂5天。预防:(1)虾种放养前,用5~20毫克/升水体的甲醛水溶液浸浴10~20分钟。(2)虾池经常注加清水。(3)干塘时曝晒池底数日。

二、"黄色"诊病

黄鳃病:又名黄头病,主要发于对虾,系黄鳃病病毒引起。症状:鳃部呈淡黄色,体色苍白。剖检:肝脏、胰腺呈淡黄色。治疗:溴氯海因,0.3毫克/升水体,全池泼洒。预防:敌菌毒,0.5毫克/升水体,全池泼洒。

三、"黑色"诊病

黑鳃病:又名黑死病,系长期缺乏维生素C及虾池受污染引起,主要发于对虾。症状:鳃部混浊,颜色先浅红,后深红,最后变为黑色。虾壳松软,蜕壳周期延长,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治疗:①虾池更换清洁池水。②维生素C100毫克,拌入100克饵料投喂。为使药效持久,应选用稳定性较强的包被维生素C。③呋喃唑酮,2毫克/升水体,浸浴,适用于细菌引起者。④高锰酸钾,10毫克/升水体,全池泼洒,适于真菌引起者。预防:(1)定期向虾池注加新水。(2)定期消毒。(3)定期清除池底污泥。
Tags: 责任编辑:抹布妹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渗水养虾疾病防治注意事项 [下一篇]南美白对虾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抹布妹 抹布妹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829 个
性别:保密
meimei@163.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虾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打击”对虾养殖“四人帮”,偷死、棉花、白便..
· 1、南美白对虾品种简介: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
· 这要根据虾体大小来决定
· 水质变浑浊、对虾集中脱壳期、亚硝酸盐超标时不..
·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之一
· 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要点
· 坚持每15天用1.5ppm漂白粉对虾池进行消毒
· 低盐度海水养二茬脊尾白虾

最新文章

· 这要根据虾体大小来决定
· 虾体含肉率高
· 每小时要有专人进行搅拌一次:①使虾仁浸泡充分
·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之一
· 目的是洗去附着在虾仁表面的杂质
· 1、南美白对虾品种简介: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
· “打击”对虾养殖“四人帮”,偷死、棉花、白便..
· 剥好的虾要抽去沙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