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第二茬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2015-07-22   来源:威海农批网  作者:belldanby   字体:【 】  浏览:237次   评论:0
丁庄镇共有海水养殖池塘3.5万亩,历来以养殖对虾为主,是东营市的渔业重点镇。近几年,日本对虾一年二茬养殖一直处于低谷,为此,2004年我们引进斑节对虾作为第二茬日本对虾养殖的换代品种试验养殖1640亩,收虾29370kg,收入231万元;2005年,结合几年来不断摸索总结的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养殖斑节对虾达1.8万亩,取得了相当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自然条件;

养殖区距离工业区、生活区较远,无电力设施,主要依靠潮汐作用进水,依靠柴油水泵补水,养殖用水为渤海湾海水和支脉河的咸淡水,水中基础饵料生物量适中。养殖模式以粗放式养殖为主。1987年开发的老化池塘4000亩,进排水闸门、渠道完备,池底淤泥厚度平均30cm,池中生长芦苇面积占水面总面积的1/3~1/5;2002年开发的池塘14000亩,进排水使用同一个闸门、同一条渠道,池底淤泥厚度为15cm~20cm,池中基本无芦苇等较大型水草。

二、主要技术措施

1.池水消毒 斑节对虾在当地作为第二茬日本对虾养殖的替代产品,一般是利用头茬日本对虾的养殖用水,在5月下旬日本对虾收捕前半个月换入约为总池水1/2的水体,然后再用0.3ppm~0.5ppm二溴海因全池泼洒,7天后进苗、放苗。

2.苗种放养 斑节对虾的苗种主要来源于河北黄骅,苗种经过检验合格且为体色鲜亮、体质健壮、反应灵敏、逆流能力强、无病灶、无拖带物、规格均匀、体长1cm~1.5cm的健康虾苗。6月上旬,水温达到斑节对虾的生长适温,日本对虾也开始收捕,此时可进行放苗工作。若放苗时间过早,收捕日本对虾时会把长势较快的斑节对虾一同收捕上网;若放苗时间过晚,则成虾达不到商品规格。放苗应选择天气晴朗、无风的早晨4时~7时点进行,放苗时把运苗袋放入池水中半小时左右,待运苗袋内的水温与池水的水温接近一致时缓缓把虾苗倒入池中,注意水温温差不大于3℃,盐度差不大于5‰。放苗密度为6000尾/亩~10000尾/亩。

3.基础饵料生物的强化培育 3月~4月池塘纳水后,通过生物移植来增加池水中基础饵料生物的数量,移植的生物有藻钩虾(2kg/亩)、蜾赢蜚(2kg/亩)、浒苔(5kg/亩~10kg/亩)。受头茬日本对虾养殖的影响,5月中下旬时池水中基础饵料生物量达到最低,我们在放苗前半个月最后一次换水后开始加强对基础饵料生物的强化培养,每亩水面一次性施入尿素3kg、过磷酸钙0.4kg,同时每天下午4时以后投喂豆粕1次,投喂量为3kg/亩,到放苗前1天停止投喂。放苗10天后,池水中基础饵料生物量会达到又一个高峰值。

4.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是养好斑节对虾的基础和关键。养成前期(对虾体长5cm以前),重点是培养好池水中的基础饵料生物,保持池水中生物群落的相对稳定,根据生物量、透明度和水色的变化及时施肥和换水。虾苗入池后,每周施入尿素1次,使用量为1kg/亩,施肥时间选择在上午,阴天停用。为便于基础饵料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池水水位不宜过深,以保持合适的透明度与水温为宜。养成中期(对虾体长5cm~11cm),池水中基础饵料生物迅速减少,水温加速升高,一些斑节对虾不能摄食的浮游动物、原生动物开始增加,此时每亩水面放入2尾~3尾梭鱼以及部分贝类,可稳定池水、池底环境,随着水温的升高补充池水至最深水位。养成后期(对虾体长11cm以后),水质管理难度最大,要适当进行换水,换水量控制在每次不超过池水的30%,同时加强对池底的监测,定期施用生石灰、光合细菌等,用以维持水环境的稳定。

5.投喂 养殖前期,由于日本对虾的收捕和基础饵料生物的强化培育,池水中基础饵料生物达到另一个高峰值,可以先不投喂。养殖中后期,随着池水中基础饵料生物的消耗,池水中的基础饵料生物已不能满足斑节对虾的生长需要,此时开始投喂卤虫、鸭舌蛤、蓝蛤、四角蛤等鲜活饵料,同时适量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鲜活饵料时要冲洗干净,注意其鲜度,最好是当天采捕当天投喂;贝类要打碎后投喂,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确定,正常情况下投喂1.5小时后饱胃率达到60%~70%即可。

6.日常管理 坚持早晚巡池,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检查对虾的活动情况,对虾巡池游动是饥饿的表现,爬边、侧倒、打转都是疾病表现。发现病虾、死虾要及时捞出,并检查死因。注意进水水源中的生物活动情况,严防发病池塘排出的水体再次进入池塘。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和饲料消耗情况。注意闸门、堤坝、闸网的检查,发现不好的兆头立即采取措施。观察水情,发现水体变红、变暗、泡沫带色时,要及时采取换水措施。观察池底颜色和气味。

7.病害防治 坚持以预防为主,严防虾病的发生与蔓延。一是要实施严格的消毒,一般每隔20天用二溴海因0.3ppm进行全池泼洒,以杀灭池水中和虾体上的病原菌,抑制病菌的滋生;二是要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放养量不宜过大,放养密度过大则投喂量大,排泄物及残饵的积累增加,容易引起水体缺氧和污染池底;三是要科学投喂,多投喂鲜活饵料,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坚持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和少量多次的投喂方法,投喂量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宁少勿多;四是要加强水质管理,勤加新水、勤排灌,防止污染物质进入水源和池内,避免或减少残饵的存在,定期泼洒生石灰,以保持水质清新;五要全面推行健康养殖技术,提高对虾的抗病能力,把病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六是一旦发现虾病,要及时诊断和早治疗,对症下药,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

8.收捕 根据市场情况和对虾生长情况,选择中秋节、国庆节前分批收捕。捕捞采用陷阱网,控制使用一定的网目,捕大留小,以获得更好的效益。发生水温降低、水质突变、虾病发生等异常情况时,采取提闸出虾的方式,积水中剩余的少量对虾可利用抡网、抄网收净。

三、效益分析

1.产量 养殖1.8万亩,收获斑节对虾291t,平均亩产16.15kg,单户最高平均亩产达到28.5kg。

2.经济效益分析 当地市场售价为70元/kg~108元/kg,按平均价90元/kg计算,总收入2619万元,平均亩收入1455元;扣除饲料、苗种、用药、网具、人工费等共计380元,亩均纯收入1075元;单户最高亩均纯收入达到1823元。

3.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养殖过程中,药物使用量同比减少70%,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同比降低80%,养殖用水因残饵变质、用药过多而造成的污染程度明显降低。经检验,收获斑节对虾的各种指标都达到了无公害标准,且低投入、高产出的对比效应使越来越多的养虾人转向斑节对虾养殖。

Tags:康养殖 责任编辑:belldanby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脊尾白虾秋后养殖技术 [下一篇]刀额新对虾淡化养殖技术要点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belldanby belldanby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32 个
性别:保密
belldanby@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虾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打击”对虾养殖“四人帮”,偷死、棉花、白便..
· 1、南美白对虾品种简介: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
· 这要根据虾体大小来决定
· 水质变浑浊、对虾集中脱壳期、亚硝酸盐超标时不..
·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之一
· 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要点
· 坚持每15天用1.5ppm漂白粉对虾池进行消毒
· 低盐度海水养二茬脊尾白虾

最新文章

· 这要根据虾体大小来决定
· 虾体含肉率高
· 每小时要有专人进行搅拌一次:①使虾仁浸泡充分
·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之一
· 目的是洗去附着在虾仁表面的杂质
· 1、南美白对虾品种简介: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
· “打击”对虾养殖“四人帮”,偷死、棉花、白便..
· 剥好的虾要抽去沙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