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缢蛏与对虾生态养殖技术
2015-07-22   来源:鹰潭农批网  作者:角落   字体:【 】  浏览:109次   评论:0
缢蛏和日本对虾都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水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山东省无棣县在养虾池塘内进行缢蛏和日本对虾混养,利用了缢蛏穴居、滤食和对虾表泥潜伏、抱食的特性,对虾的残饵及排出的粪便起到肥水作用,促进浮游植物繁殖,为缢蛏提供鲜活优质饵料;而缢蛏通过在穴内上下移动和滤食,增加了底泥的通透性,保证上下水层的交换对流,净化了底质和水质,两者在同一水体中,互相促进,共同生长,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池塘选择和清淤改造。池塘要进排水方便,水位在1.0米以上,有独立的进排水闸门。海水比重在1.005~1.022之间,水质肥沃,小新月菱形藻、大扁藻等浮游动植物含量丰富。养殖前,对池底进行清淤改造,清淤深度5厘米并建造蛏埕俗称"蛏板",即在虾池底滩建造宽3.50米、高0.40米的蛏埕,蛏埕为南北走向,埕长与虾池底长度相等,蛏埕面积占虾池总面积的1/8。蛏埕筑起后,将蛏埕土块破碎耙细,同时翻匀整平,使埕面稳定光滑,表层土不易被水流冲刷流失和下淤,以利于缢蛏的钻潜穴居。

二、消毒和进水。3月上中旬进水,进水闸安装60目锥形网过滤。进水至淹没蛏埕,投放浸泡24小时后的茶子饼,用量为15毫克/升,24小时后将水排干重新进水,使水位达蛏埕以上20厘米。放苗前15天左右施肥,每667平方米(1亩)施有机肥约20千克,无机肥为纯氮4毫克/升,五氧化二磷0.5毫克/升,以后每5~7天追肥1次,直至水色变为淡黄绿色。

三、苗种放养。蛏苗规格平均为1.5厘米左右,苗种体色为壳前端黄色,壳面青黄色,边缘略呈绿色,水管带淡红色,壳厚且半透明,健壮无病害。缢蛏苗淋浸海水,阴干1小时左右,将苗种震荡几次使水管充分收缩后放入船中,顺蛏埕用手均匀抛洒,放养时间在3月下旬,667平方米放苗量50千克左右。日本对虾苗种平均规格在体长0.8厘米以上,健康、无病毒。第1茬放养时间在5月上旬,第2茬放养时间是7月,放养密度为0.6万~0.8万尾。

四、养殖管理。水质管理:养殖过程全封闭不排水,以缢蛏生态净化和EM复合有益菌改善水质。前期水深保持在蛏埕以上20~40厘米。中后期可多次进水,使水质保持清新,水位逐渐增加到蛏埕以上50厘米以上。7月下旬,水质变瘦,可以适当施肥改善水色。饵料投喂:日本对虾投喂专用饵料,每日傍晚和凌晨各1次。日投饵量:虾重1~5克/尾时为体重的7%~10%,虾重5~10克/尾时为体重的4%~7%,虾重在10克/尾以上时为体重的3%~4%,还应结合饱食度、天气和水温变化情况进行酌情增减。投喂对虾饵料时,应避免投在蛏埕上。缢蛏饵料为专用饲料,养殖中后期缢蛏新陈代谢加快,自然繁殖的生物饵料不能满足缢蛏需求,为了缢蛏生长和促肥,应在蛏埕上投喂少量的饵料,1星期投喂1次。投喂缢蛏饵料时,应尽量投在蛏埕上。

五、收捕方法。缢蛏采用人工挖掘收捕,对虾采用倒须网(插网)采收。
 
Tags: 责任编辑:角落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池塘无公害养殖龙虾技术要点 [下一篇]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水质调控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角落 角落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51 个
性别:保密
jl@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虾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打击”对虾养殖“四人帮”,偷死、棉花、白便..
· 1、南美白对虾品种简介: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
· 这要根据虾体大小来决定
· 水质变浑浊、对虾集中脱壳期、亚硝酸盐超标时不..
·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之一
· 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要点
· 坚持每15天用1.5ppm漂白粉对虾池进行消毒
· 低盐度海水养二茬脊尾白虾

最新文章

· 这要根据虾体大小来决定
· 虾体含肉率高
· 每小时要有专人进行搅拌一次:①使虾仁浸泡充分
·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之一
· 目的是洗去附着在虾仁表面的杂质
· 1、南美白对虾品种简介: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
· “打击”对虾养殖“四人帮”,偷死、棉花、白便..
· 剥好的虾要抽去沙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