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韩杏1号菌株特性及栽培要点
2015-07-30   来源:佛山农批网  作者:一日一天   字体:【 】  浏览:68次   评论:0
韩杏1号是笔者从韩国引进。通过几年来的栽培试验表明,该菌株菌柄呈棍棒状,粗细较均匀(见照),子实体组织致密脆嫩,口感极佳。为杏鲍菇品种中的佳品,现将该菌株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

1.1 营养 韩杏1号需要较丰富的氮源和碳源,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也是越高,一般认为基质碳氮比在20∶1左右时,菌丝活力增强,产菇量随之增高。韩杏1号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较强,可在棉子壳、废棉、豆秸、阔叶木屑、玉米芯等基质上生长很好。实践证明,生产中首选的基质是棉子壳,其次可选材质软硬适中的杨柳木屑。在常规的木屑培养基中添加棉子壳、玉米面可促进菌丝生长速度,菇蕾发生多,产量高、质量好。但该菌株用稻草为主料即使添加棉子壳也表现出菇迟、产量低,故不宜采用。

1.2 温度 韩杏1号属于中温偏低结实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5~35℃,适宜温度22~27℃,最适温度为25℃,高于30℃菌丝发育不良,低于20℃菌丝生长缓慢,原基形成的适宜温度是10~15℃,子实体发育的适宜温度是15~21℃。特别注意的是温度低于10℃原基难以形成,温度高于22℃子实体品质明显下降,且出现畸形菇,以致于出现烂菇、死菇现象。

1.3 水分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适宜含水量为60%~65%,子实体生长期间不宜往菇体上喷水。配料装袋时培养料含水量可提高至65%~70%,比较适合子实体的形成发育。子实体分化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有利于原基形成发育,子实体生长阶段,可适当降低空气湿度到80%~90%。

1.4 空气 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都需要新鲜空气,但菌丝生长阶段需氧量相对较少,且低浓度二氧化碳对菌丝生长有刺激作用。在实际生产中,随着菌丝的生长,培养料的二氧化碳浓度由正常的0.03%升至2.2%时菌丝长势好长速快。原基形成和生长则需要充足的氧气,否则菇蕾形成慢且畸形菇多,影响产、质量。

1.5 光照 黑暗的环境有利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光照强度以500~800lx为宜。

1.6 酸碱度 菌丝生长阶段的最适pH5~7,子实体形成阶段以pH5.5~6.5为宜。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栽培季节 韩杏1号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气温低于10℃或高于22℃都不利于子实体生长,与其菌株一样,若第 1潮未能正常出菇将影响下一潮菇的正常发生,甚至不出菇。因此适宜的出菇温度是栽培成败的关键,一般以当地气温20℃以下时提前50d制栽培种为宜。辽宁地区秋栽以8月中旬至9月下旬制袋,10月中旬后出菇为好,春栽以2月中旬至3月中旬制袋,4月中旬出菇为好,采用设施栽培可适当延迟或提早。

2.2 栽培料 实践表明该菌株以木屑、棉子壳混合料为最佳,现提供以下配方供参考。①棉子壳35kg,木屑15kg;②棉子壳25kg,玉米芯17.5kg,木屑7.5kg;③棉子壳25kg,玉米芯15kg,木屑10kg;④木屑35kg,棉子壳15kg;⑤木屑25kg,棉子壳25kg。

上述配方均添加辅料:麸皮7.5kg,玉米面2.5kg,豆饼粉1kg,石膏0.5kg,白灰0.5kg,含水量60%~65%。

主料木屑要过筛处理,根据灭菌锅的容量、劳力情况在装袋前夜将主料预湿,第2d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含水量68%,即可装袋。实践证明,如果条件允许可提前3~5d将主料预湿发酵后,加辅料再装袋,这样既可改善持水性,又能诱发杂菌孢子萌发使灭菌更彻底。装袋、灭菌、接种按香菇菌种制作的常规方法进行。

2.3 栽培方式 韩杏1号菌株以熟料栽培为主,袋栽一般以17cm~33cm×0.04cm塑料袋(装干料0.4~0.5kg),单头出菇。大面积栽培采用15cm×55cm×0.04cm塑料袋(装干料0.8~1.0kg),单面打孔接种,出菇效果更好,既方便管理且成本相对较低。

2.4 出菇管理

2.4.1 排场出菇 菌丝满袋后,即可排场出菇。目前袋式栽培出菇方式有直立式排袋、墙式单垛两头出菇、墙式双垛一头出菇、长袋斜立式出菇等多种形式,其中以直立式出菇管理较简单,商品菇质量好,但占地面积大,而墙式垛袋栽培单位面积投料量大,利用率高,辽宁地区多采用这种栽培方式。排袋前先挖掉接种孔处的老化菌种,以刺激原基分化,但需注意避免接种孔积水。

2.4.2 适时疏蕾 为保证子实体质量,对出菇口处原基分化过密的原基要适时进行疏蕾,每个出菇口保留2~3个原基为宜。

2.4.3 环境因子调控 韩杏1号菌株原基分化对温度比较敏感,偏向于恒温结实性。过大的温差不利于菇蕾的发生,出菇期间要掌握较低的环境温度和较高的相对湿度。实践中当菌袋发满菌丝后边排袋边松动袋口(不开口)以增加袋内供氧量,给予300~500lx散射光,每天通风1~2次,保持空气新鲜,控温在18~22℃,控湿在75%~80%,继续培养7~10d,让菌丝充分成熟,再将温度降至12~15℃,增加空气湿度在85%~95%,每天通风2~3次,诱导原基形成,整个管理过程尽量调控好温、光、水、气关系,切忌热风、干风、强风直吹菇体,造成幼菇发黄萎缩。

出菇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袋口不可在现原基前打开,以免受袋外大环境温、湿、气不稳定影响,使原基形成受阻或出菇不整齐。②出菇小环境气温达到20℃以上不易现菇蕾,超过22℃将造成萎缩至死,低于8℃不现蕾,温度在13~15℃时出菇快、菇蕾多、生长齐,出菇后控温在13~18℃,成菇后期降温至15℃左右能明显提高产、质量。③催蕾期控湿90%~95%,幼菇后期控湿80%~90%,防止长期高湿引发病害,管理后期稍偏千些,能延长商品的货架寿命。空气湿度在80%以下要适当喷水增湿,切忌把水直接喷于菇体上,以免引起子实体黄化,严重时引起腐烂。④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空气好,菇蕾多,菌盖正常,菇形好,质量好,产量高。
Tags:韩杏 责任编辑:一日一天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杏园深翻熟化改土方法 [下一篇]大扁杏、山杏病虫兽害防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一日一天 一日一天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14 个
性别:保密
yiriyitian@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杏树种植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美国大杏仁品种介绍
· 我国目前大多数杏树品种白花不结实
· 使杏树生产的效益不理想
· 味帝杏李温室栽培技术
· 找出了影响杏树坐果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 3.3水分杏树根系强大
· 甜酱杏仁的制作
· 以防止杏树因涝感病

最新文章

· 相当一部分农民在杏树建园时
· 如何预防杏树冻花
· 杏密植栽培的修剪及花果管理
· 我国目前大多数杏树品种白花不结实
· 银杏的施肥技巧
· 找出了影响杏树坐果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 使杏树生产的效益不理想
· 特优杏树新品种――玛瑙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