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鸽子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2015-08-05   来源:嘉兴农批网  作者:cc.梅子   字体:【 】  浏览:212次   评论:0
一、鸽I型副粘病毒病

该病病原为鸽I型副粘病毒,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鸡新城疫很相似,故俗称鸽新城疫,是危害养鸽业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分布广泛。各日龄鸽子均有易感性,以乳鸽敏感性最高,以腹泻和神经症状为主,剖检以颈部皮下、消化道和脑部充血出血为特征。

防治:接种鸽I型副粘病毒灭活苗或大剂量鸡新城疫IV系苗有较好免疫效果。发病后,可适当采用高免血清或蛋黄抗体注射,待疫情稳定后7~10天,再接种上述疫苗。

二、鸽痘

该病由鸽痘病毒引起,季节性明显,与蚊子等吸血昆虫活动有关。不同日龄鸽子均有易感性,日龄越小病情越重。临诊可见皮肤型、黏膜型和混合型,以皮肤型多见,在喙、鼻瘤、眼睑及脚等无毛或少毛处出现结痂。

防治:用同源鸽痘疫苗早期接种,可获良好免疫保护。

三、鸽沙门氏杆菌感染

该病的病原主要是鼠伤寒沙门氏杆菌,主要侵害童鸽和成鸽,常见类似鸽新城疫样的神经症状、腹泻和关节肿胀,剖检可见肝脏有散在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坏死灶。

防治:因抗药菌株普遍存在,选择治疗药物要做药敏试验,以保证疗效。

四、鸽巴氏杆菌病

该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多呈地方流行性。多见于青年鸽和成鸽,急性死亡,慢性间歇性绿色下痢和关节肿胀。剖检的特征性病变是肝表面布满针尖大小、圆形灰白色坏死灶,以及全身性广泛出血和出血性病变。

防治:多种抗菌药物对本病有效但易复发。弱毒菌苗有效保护期3~4个月。

五、鸽大肠杆菌病

该病由多种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本病发生与环境因素和管理水平,以及其他疾病的存在有密切关系。各日龄鸽均易感,乳鸽多呈败血型,童鸽和成鸽多为肠炎型。心包、肝包膜及气囊等的纤维素性浆膜炎不明显。

防治:改善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减少各种应激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措施。

六、鸽念珠菌病

该病由白色念珠菌引起。该菌广泛存在于鸽正常消化道内,当鸽抵抗力下降、维生素缺乏、长期滥用抗生素、卫生条件差时,即可导致本病的暴发和流行。剖检病变以口腔、食道、嗉囊黏膜上出现白色干酪样假膜为特征。

防治:克霉唑、制霉菌素、硫酸铜等药物均有效。康宝威0.1%~0.3%拌入保健砂中,有良好防治作用。

七、鸽毛滴虫病

该病是一种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鸽寄生原虫病。成鸽常带虫不发病,幼鸽因吞食成鸽哺喂的“鸽乳”而感染,表现咽型、内脏型、脐型,其中咽型最常见,眼观在口腔、咽、食道和嗉囊的黏膜表面被覆一层极易剥离的黄白色干酪样物。

防治:鸽滴净、甲硝唑对本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八、鸽蛔虫病

该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蠕虫病,尤多见于群养和经常接触地面的鸽群。轻度感染时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病鸽消瘦,羽毛生长不良,消化吸收障碍,便秘下痢交替,常有异嗜癖,有时可见抽搐及歪头斜颈,最后衰竭死亡。

防治:搞好鸽舍内外环境卫生、经常清除粪便并做无害化处理、进行定期驱虫是预防本病的有效办法。常用的驱虫药有驱蛔灵、盐酸左旋咪唑、丙硫咪唑、酚噻嗪等。

Tags:常见病 方法 责任编辑:cc.梅子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鸽I型副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下一篇]乳鸽营养需要及人工育肥技术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cc.梅子 cc.梅子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64 个
性别:保密
ccmeizi@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鸽子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鸽子各种寄生虫病
· 以防乳鸽因饲料转变
· 饲养人员在乳鸽各个日龄的饲料转化阶段
· 聊城徐淑静:农家女趟出肉鸽致富路
· 乳鸽的粪便较多
· 花费百万种桃山建进口信鸽鸽房
· 特别在哺喂乳鸽的饲料转变阶段
· 梁开明:坚强的养鸽能手

最新文章

· 让亲鸽暖窝准备产蛋
· 梁开明:坚强的养鸽能手
· 肉鸽的饲养管理技术
· 乳鸽的粪便较多
· 以防乳鸽因饲料转变
· 聊城徐淑静:农家女趟出肉鸽致富路
· 特别在哺喂乳鸽的饲料转变阶段
· 花费百万种桃山建进口信鸽鸽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