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鸽嗉囊病的防治
2015-08-05   来源:西双版纳农批网  作者:魔虎骑   字体:【 】  浏览:91次   评论:0
鸽嗉囊痰病是常见、多发病,由于病因不同,其临诊表现也不尽相同。有的病因只引起以嗉囊为主要病状;而有的则包括嗉囊病在内的系列病状,常招致鸽厌食、下痢、消瘦及大量死亡,给养鸽业造成极大损失。

一、嗉囊积食(硬嗉病) 各种日龄鸽都易发生,但幼鸽多发。病鸽嗉囊膨大,内部充满食物,触之有坚实感,食少饮水多,口中发出酸臭气味。常因饲料单一或缺乏保健砂,采食发霉变质和不易消化粗劣料,或久饿喂食过多,或误食羽毛、线团或其它异物等引起发病。

防治时搞好饲料搭配,定时饲喂,禁喂霉变料。积食轻时可喂给酵母片或乳酶生等药物帮助消化。严重积食时可灌服植物油或2%食盐水溶液或0.1%小苏打水溶液软化积食,可将鸽头朝下倒置,用手指掰开鸽嘴,另手轻按嗉囊,使软化食物和水一起从口腔排出,再用0.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几次,内服抗生素防继发感染。对误服异物可切开嗉囊取出异物,术部消毒严密并缝合,每天内服抗菌药物等。

二、嗉囊炎 各龄期的鸽都可发生,但幼鸽比成鸽多发。病鸽食少不爱活动,嗉囊胀大,触摸时有波动感,内充满酸臭的液体,口吐黏液并有下痢等病状。鸽误食了有毒物质或发霉变质料损伤嗉囊黏膜,或亲鸽在哺育雏期间由于雏鸽突然死亡而使乳糜在嗉囊内发酵酸败等。

防治时不喂腐败变质料,保持饮水清洁卫生。亲鸽在育雏期若雏鸽突然死亡,应及时减少饲料供给量,也可把其它雏鸽放入代哺。可用 2%硼酸或小苏打水溶液冲洗嗉囊,同时喂酵母片或乳酶生,内服氨苄西林或土霉素等抗生素防继发感染。防治期间给鸽喂服米汤或牛奶等易消化食物,促使病情尽快恢复。

三、鸽念珠菌病(鹅口疮) 幼鸽和成鸽都易发病,尤以2―7周龄最易感。成鸽病状不明显常成为隐性常菌者。嗉囊炎的变化是该病一个病症,还可见口腔、咽喉及食道发炎,肿胀有多量酸臭味黏液。病重时口腔上腭,咽部,食道和嗉囊均有黄白色斑块状黏附物。刮取喉部或嗉囊分泌物,镜检可见到类似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菌丝体。常通过消化道感染,鸽舍潮湿,饲料霉变、环境卫生差等病因。带菌亲鸽通过鸽乳也可传播,而病鸽排出的粪便及污染饲料、饮水等也可造成健康鸽的感染。

防治时保持鸽舍通风干燥和清洁卫生,禁用霉变料,对鸽舍进行定期消毒。用牙签挑去口腔和咽喉部的黏附物,在感染部位涂布碘甘油或紫药水,再口服制霉菌素,每只日喂两次,每次20毫克,连喂一周。补喂维生素A,用0.06%的硫酸铜溶液饮用 5天,收效理想。

四、鸽毛滴虫病 主要侵害幼鸽消化道疾病。5―15日龄幼鸽感染时常死亡,成鸽常带虫而不出现病状。嗉囊炎是本病状之一,还可见咽喉、颈部出现结节状肿胀,病鸽饮食减退,精神差,呼吸困难,体质瘦弱,重时死亡。病鸽口腔溃疡病灶和唾液内含有大量虫体是主要传染源;也可通过口腔排泄物直接传染健康鸽。带虫不表现病状,成鸽是重要传染源。常通过接吻、哺喂等途径传播。污染料和水也可传染。

防治时加强饲管,幼鸽和成鸽分开饲养;发现病鸽及时隔离并消毒鸽舍。用0.06%的灭滴灵(甲硝唑)饮水服,连喂一周。口服2―氨―基―5―硝基噻唑,每日一次,每千克重30-40毫克,连喂一周。饮水中加入0.06%碘液或硫酸铜液让病鸽自饮。用0.02%痢特灵拌料连喂 5―7天;还可提高料中维生素A含量,以利本病的康复。
Tags: 责任编辑:魔虎骑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乳鸽瘦小的6个原因 [下一篇]鸽I型副粘病毒病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魔虎骑 魔虎骑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64 个
性别:保密
zhuzhu@sina.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鸽子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鸽子各种寄生虫病
· 以防乳鸽因饲料转变
· 聊城徐淑静:农家女趟出肉鸽致富路
· 饲养人员在乳鸽各个日龄的饲料转化阶段
· 乳鸽的粪便较多
· 花费百万种桃山建进口信鸽鸽房
· 特别在哺喂乳鸽的饲料转变阶段
· 梁开明:坚强的养鸽能手

最新文章

· 让亲鸽暖窝准备产蛋
· 梁开明:坚强的养鸽能手
· 肉鸽的饲养管理技术
· 乳鸽的粪便较多
· 以防乳鸽因饲料转变
· 聊城徐淑静:农家女趟出肉鸽致富路
· 特别在哺喂乳鸽的饲料转变阶段
· 花费百万种桃山建进口信鸽鸽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