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鸽痘流行特点与防治法
2015-08-05   来源:鄂尔多斯农批网  作者:帅气送水工   字体:【 】  浏览:89次   评论:0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鸽场常见病。该病以体表无羽毛部位散在的、结节状的增生性皮肤病灶为特征(皮肤型),也可表现为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粘膜的纤维素性坏死性增生病灶(白喉型)。该病不但直接引起鸽大量死亡,;而且出现很多残、次鸽,导致鸽场经济效益下降。

一、流行特点

据笔者多年来门诊经验和流行病学调查,该病的流行有如下特点:

1、呈明显的季节性,春末夏初尤其严重,其时气候潮湿、气温较高,蚊多且活动频繁;

2、任何日龄的鸽均可感染,但主要危害乳鸽、青年鸽(后备种鸽),特别是10日龄后乳鸽、40-90日龄青年鸽发病严重,死亡率高。病鸽在体表皮肤、脚、口粘膜、眼睑边缘出现痘疮,因而影响运动、吞咽、呼吸,后两种情况极易造成饥饿或窒息而使鸽死亡,死亡率视具体条件而定,从5%至50%;成年鸽(种鸽)极少出现临床症状,一般不会死亡。

3、病程一般2-4周,病情发展有一定规律性。皮肤型病的初期皮肤呈小点状病变,以后随病情的发展小点不断增大、融合并经过丘疹、水疱、脓疱、结痂的过程,在体表形成痂性赘生物。病鸽沉郁,毛松,食欲减退甚至废绝,闭眼呆立,反应迟钝,行走困难。病情严重或饲养管理不良的,多以死亡为转归;不死的可逐渐康复,但生长发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滞。

4、按病变部位分,本病常见为皮肤型,占临诊病例的90%以上;粘膜型、混合型虽然极少见,但危害极大,主要是由于患鸽饮水、采食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常死于饥饿,但病程较皮肤型短。

二、防制方法:

1、注意鸽棚及周围的环境卫生,清除积水,驱除蚊蝇,定期消毒,同时加强饲养管理,补充多维、鱼肝油,增强机体抵抗力。

2、接种鸽痘疫苗,是预防本病的最佳方法,但由于疫苗至少需要7天以后才产生较强免疫力,因此7天龄内雏鸽要防止蚊咬。目前使用的鸽痘疫苗有两种,一是强毒苗也叫自家苗,直接用本场的病鸽的痘痂,按无菌要求,经磨碎匀浆、抗菌处理后制成的。该苗毒力强,反应大,不安全。二是用由鸽痘弱毒疫苗,此苗接种无不良反应、安全高效。接种14天后便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保护期达9个月以上。按说明书要求加入生理盐水或冷开水,用套有5号针头的注射器或接种针取稀释液,在鸽的鼻瘤处(乳鸽应在翅内侧,避开血管处)滴上一滴疫苗液,随之刺破皮肤4-5针即可。有本病发生的场,尤其是在流行季节,越早接种越好,最好在雏鸽出壳当天接种。但为减少麻烦,也可隔3-7天接种一批新出壳的雏鸽,这样既省事又不会漏种。

3、鸽群发生本病时,临诊上采用以抗菌消炎为主的对症性辅助疗法。一方面应进行全场投药,西药有:0.02%-0.1%病毒灵饮水,或0.01%-0.05%病毒唑饮水,0.05%-0.1%比例四环素拌料或饮水等;中药有“灭痘灵”,此药以清热解毒、祛邪去湿的中草药科学组方而成,每天1毫升/只,连用3-5天,经试用135万羽份,防治有效率达90%以上。另一方面是采取外科手术,用小钳子钳去痘痂,皮肤型涂上碘酒或四环素药膏,粘膜型则滴上碘甘油和吹少许“喉风散”或“六神丸”粉;但要注意,易引起大量出血,加速死亡。对眼、鼻发炎的病鸽,除去痘痂后,用2%硼酸溶液冲洗患部,并涂擦金霉素眼膏,连续3-5天。 
Tags: 责任编辑:帅气送水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鸽子毛滴虫病 [下一篇]乳鸽的饲养管理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帅气送水工 帅气送水工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72 个
性别:保密
shuai@163.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鸽子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鸽子各种寄生虫病
· 以防乳鸽因饲料转变
· 饲养人员在乳鸽各个日龄的饲料转化阶段
· 聊城徐淑静:农家女趟出肉鸽致富路
· 乳鸽的粪便较多
· 花费百万种桃山建进口信鸽鸽房
· 特别在哺喂乳鸽的饲料转变阶段
· 梁开明:坚强的养鸽能手

最新文章

· 让亲鸽暖窝准备产蛋
· 梁开明:坚强的养鸽能手
· 肉鸽的饲养管理技术
· 乳鸽的粪便较多
· 以防乳鸽因饲料转变
· 聊城徐淑静:农家女趟出肉鸽致富路
· 特别在哺喂乳鸽的饲料转变阶段
· 花费百万种桃山建进口信鸽鸽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