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家蚕病毒病防治
2015-08-05   来源:汕头农批网  作者:茂名网站建设   字体:【 】  浏览:109次   评论:0
一、病症诊断

家蚕病毒依据病原及病证表现的不同,分为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和空头性软化病三种,其中血液脓病的症状较易识别,病蚕的体躯或环节的节间膜处明显地肿胀,休色乳白,常爬伏在蚕匾边缘,体皮易破流出乳白色混浊血液。中肠型脓病发病后群体发育不齐,病蚕个体小,胞部呈半透明的空头症状,捏其尾部可从肛门中挤出白色粘粪,撕开背部体皮可看到中肠后部有一层白色膜状横皱。空头性软化病的症状与中肠型脓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体色稍暗,胸部显著膨大,空头症状更明显,从肛门可挤出褐色污染液体,后部无白色横纹。

二、防治办法

1、对蚕室蚕具及养蚕环境进行认真仔细消毒。消毒前要将蚕室蚕具彻底打扫清洗,然后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或消特灵液进行消毒。

对养蚕农户来说,用新鲜石灰粉防治家蚕病毒即经济又有效。将生石灰块加适量水后化成新鲜石粉(即氢氧化钙)呈强碱性,能使多角体病毒粒子溶解失去致病力。石灰消毒方法:(1)加水对成20%浓度有石灰浆,立即粉刷蚕室墙壁消毒;(2)加水对成5%的石灰水,浸泡蚕具30分钟以上;(3)加水对成3%的石灰水,取澄清液喷洒桑叶或喷洒蚕体、蚕座消毒;(4)可在2%的福尔马林药液中加入1%的石灰液混合后进行消毒,以增强对血液型脓病的消毒力。

2、加强蚕的饲料管理。蚕的生活条件与其对各种病毒的感受性有密切关系,最明显的是饲养温度。据试验:卵期和幼龄期间感受32℃高温的蚕体,三龄刚眠起时每头蚕食下5颗脓病多角体就会有17%的蚕发病,而一直在25℃适温条件下保护的蚕体,即使每头食下12万颗多角体,也不会发病。因此,饲养管理要做到:(1)小蚕要在27℃~28℃的温度下饲养,以后逐渐降温,五龄蚕保持在24℃。既要避免使蚕感受过高的温度,也不要使蚕室温度忽高忽低。(2)在饲养过程中,每天向蚕座里撒一次新鲜石灰粉进行消毒如遇阴雨多湿天气,还可早晚各撒一次,能起到消毒和吸湿双重作用。(3)注意观察蚕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病蚕拣出放入盛有石灰粉的专用盆内,而后集中深埋,不要将病蚕乱扔或喂家禽家畜,以防病原扩散污染环境。(4)发现病蚕后,用防病1号药粉铺垫在蚕座底层,上面养蚕,药粉气味熏杀病毒,能有效地控制分健蚕染病。(5)精心饲喂保证蚕体营养要求,增强抗病能力。

3、加强桑园的管理和治虫除草工作。努力提高桑叶质量要随时除虫口叶及被害虫粪便污染的桑叶,防止病原附在桑叶上带给蚕室。
Tags: 责任编辑:茂名网站建设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漂白粉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 [下一篇]大蚕简易蚕台饲育法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茂名网站建设 茂名网站建设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4 个
性别:保密
chenjian@0668me.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蚕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慈溪大粒蚕豆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 养蚕新措施
· 蚕豆在生长期间易出现根腐死苗
· 2、推广开墒起垄的整地方法.蚕豆根系在土壤中分..
· 这样就影响了蚕豆的生长发育和根瘤菌的活动能力
· 但全年蚕茧产量达1.25万吨
· 合理轮作倒茬方式有:蚕豆→水稻→蔬菜→蚕豆
· 每年产生的干蚕粪可供种植八九百万平方米蘑菇

最新文章

· 蚕豆在生长期间易出现根腐死苗
· 在我市铜山县棠张镇等蚕桑大镇
· 每年产生的干蚕粪可供种植八九百万平方米蘑菇
· 2、推广开墒起垄的整地方法.蚕豆根系在土壤中分..
· 合理轮作倒茬方式有:蚕豆→水稻→蔬菜→蚕豆
· 现在利用蚕粪种蘑菇
· 这样就影响了蚕豆的生长发育和根瘤菌的活动能力
· 每月养得300张小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