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桑蚕高温白口病防治措施
2015-08-05   来源:乌兰察布农批网 《种植与养殖》 作者:小00   字体:【 】  浏览:82次   评论:0
在盛夏及初秋高温闷热环境下,桑蚕极易发生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由于这两种蚕病,外表症状及发病规律相似,在一批蚕中往往同时并发,故蚕农把两种病统称为“白口病”。该病是由被病毒污染的桑叶被蚕食用后,病毒寄生在蚕儿中肠细胞内而引起的。此病在高温多湿闷热环境下极易暴发,特别是常在营茧前不久发生,给蚕农造成严重损失,因此要重视该病的防治工作。现将该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发病症状。发病期间蚕儿群体大小不一,眠起不齐,发育缓慢,蚕体瘦小,食桑减少,行动不活泼,粪便变形并有粘液;5龄期发病表现多为空头、乳白色、假熟,常爬散到蚕座四周静伏不动,排出微绿色或带白色的粘粪,临死前有时吐出大量胃液。

二、防治措施。

1.消灭残留病源,杜绝传染途径。蚕的病源大量的存在于病(死)蚕体内以及患病蚕的排泄物内,只要养过蚕、结过茧的饲育室、上簇室,都可能有病源存在。据测定,病蚕尸体或蚕粪中,在室内保存2~3个月,致病力仍达60%。因此在夏、秋蚕饲养前,务必把蚕室、蚕具消毒好;在饲养期间,要常用漂白粉、澄清液、草木灰、禾秆灰和新鲜石灰粉等药物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并要勤换蚕粪,更换吸湿材料,保持蚕座清洁干爽;要健全入室换鞋、消毒洗手喂蚕等防病制度,杜绝传染途径。

2.严格分批饲喂,淘汰病弱细蚕。细蚕抗病力弱,防止细蚕感染是减少发病的基础。这就必须精心养好细蚕,精选良桑喂养,合理进行眠起处理,及时“提青”,分批饲养,做到饱食就眠,露身眠,适时响食。一旦发现瘦小、皮肤皱缩、没有光泽的迟眠蚕和不眠蚕,要及时淘汰。见到病死蚕要立即放在石灰缸里消毒,以防在蚕座传染。

3.加强叶蚕管理,增强蚕儿体质。细蚕要建立专用桑园,多施有机肥,增施复合肥,提高桑叶营养。同时,要采好桑,贮好叶,保持桑叶新鲜,不受病毒污染;大蚕实行地面育,良桑饱食,增强蚕儿体质,提高抗逆性。

4.做好通风换气,改善饲育环境。夏秋高温多湿闷热的环境,易引起上述两病的大量发生,对蚕茧生产威胁极大,因此,要搞好通风降温,调节好温湿度,保持蚕室温度25~28℃,湿度72%~85%为宜,创造一个空气清新、荫凉、干爽的饲养环境;若遇高温闷热狂风阵雨,气温地温突变,要及时关上门窗,防止狂风热气吹入蚕室危害蚕儿,待雨过后10分钟再开窗换气,确保室内空气清新,适应蚕儿生长。

5.适时添食药物,预防蚕病暴发。应用药物添食预防蚕病,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在生产实践中,已收到良好的效果,但药物添食防病,须结合气候条件、叶质情况和发病种类不同,而采取不同药物。如白口病,可用复方氟哌酸胶囊1粒兑清水0.5公斤,喷洒桑叶5公斤,从2龄开始添食,每龄添食1~2次;4~5龄添食2~3次,对预防该病有良好效果。
Tags:桑蚕高 温白口 责任编辑:小00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用蚕豆壳、蚕豆秸秆饲喂奶牛 [下一篇]利用养蚕大棚种反季节蔬菜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小00 小00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95 个
性别:保密
wolove@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蚕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慈溪大粒蚕豆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 养蚕新措施
· 蚕豆在生长期间易出现根腐死苗
· 2、推广开墒起垄的整地方法.蚕豆根系在土壤中分..
· 但全年蚕茧产量达1.25万吨
· 这样就影响了蚕豆的生长发育和根瘤菌的活动能力
· 合理轮作倒茬方式有:蚕豆→水稻→蔬菜→蚕豆
· 每年产生的干蚕粪可供种植八九百万平方米蘑菇

最新文章

· 蚕豆在生长期间易出现根腐死苗
· 在我市铜山县棠张镇等蚕桑大镇
· 每年产生的干蚕粪可供种植八九百万平方米蘑菇
· 2、推广开墒起垄的整地方法.蚕豆根系在土壤中分..
· 合理轮作倒茬方式有:蚕豆→水稻→蔬菜→蚕豆
· 现在利用蚕粪种蘑菇
· 这样就影响了蚕豆的生长发育和根瘤菌的活动能力
· 每月养得300张小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