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水貂"四肢麻痹"的诊断
2015-08-05   来源:茂名农批网 中国皮毛信息网 作者:帅气送水工   字体:【 】  浏览:81次   评论:0
黑龙江省某动物场饲养水貂4507只,其中母貂3667只。3-5月首次发生了妊娠母貂四肢麻痹现象,先后有89只母貂发病,死亡86只,经临床诊断为维生素B1缺乏症。

临床症状

患病的均是母貂,突然表现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精神沉郁,被毛蓬乱无光泽,眼结膜苍白。随着病情发展,有的两前肢麻痹,有的两后肢麻痹,继而发展为四肢麻痹。病貂在笼中乱爬,拖曳前进,头不能抬起,饮食不能自主。大多数病貂粪便呈粥样并附有黏液,病貂对针刺反应不敏感,个别的在小室内昏睡,卷缩不动。有一例病貂口吐白沫,牙关紧闭,不断呻吟,最后全身抽搐而死亡。

尸体剖检

剖检26只死貂,尸体消瘦,被毛粗乱无光,肛门周围被毛被粪便污染,腹部及后肢被毛潮湿。眼结膜苍白,皮下脂肪耗尽,腹水增多,呈淡黄色,腹腔恶臭。子宫内胎儿大都死亡,有的被吸收殆尽,胎儿头部水肿、出血。肝脏肿大(47.6-54.0克),呈黄色或暗褐色,质脆易碎,切面多汁,外翻,胆汁浓缩。脾脏暗紫色,有豆粒样大褐色坏死灶,肾脏呈淡黄色,被膜易剥离,皮质、髓质分界不清。心脏扩张,心包内有淡红色液体,心尖处肌色变淡。肺脏瘀血。胃内空虚,有少量的黑色黏液,胃底有出血点,黏膜脱落。大脑两侧半球有对称的出血点。

细菌学检查

经采取病料检查,细菌呈阴性。

防治及效果观察

依病貂临床表现、剖检特征,初步诊断为VB1缺乏症。

药物治疗5%VB1注射液l毫升/只肌注,每日1次。六合维生素,每只1粒,口服,每日1次。

效果观察除3只轻症病貂治愈,1只母貂分娩后康复外,其余病貂全部死亡。在治疗过程中,给全群水貂日粮中补加VB1(每日每只l-2毫克),连用15天,其他水貂再未发病。

小结与讨论

1、VB1缺乏症是由于硫胺素不足或缺乏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因此病貂一经出现神经症状,便很难治愈。

2、病因探讨:从患病貂年龄上看,大多数为2-4岁的母貂,而且肝脏均有程度不一的病变,影响vB1的正常代谢,导致VB1的缺乏。经饲料分析,鱼类饲料贮藏时间过长(达1年多)且有腐败现象,使鱼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高,VB1受到破坏,从而不能满足动物体的需要。经调查,该场以往曾给水貂生喂过淡水鱼,使硫胺素被硫胺素酶分解,VB1缺乏而导致动物发病,日粮中虽加了添加剂,但由于搅拌不匀也是造成某些水貂VB1缺乏的主要因素。

尤其在妊娠期,母貂对各种营养成分需要量比较高,加之以上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妊娠母貂VB1缺乏。

3、诊断时应与脑脊髓炎、食盐中毒、白肌病鉴别。脑脊髓炎主要由病原菌或中毒所引起的,经细菌学检查和毒物检验可以排除。食盐中毒经过日粮肉食盐量测定,可以作出诊断,况且在保证水貂充足饮水的情况下,超过正常量的3~4倍,也不易发生中毒。白肌病在缺硒地带常发,但经临床检查、剖检特点及药物性诊断,很容易确诊。

4、为了防止本病的发生及继发感染,应该保证妊娠期水貂的饲料品质及全价性,全群投给抗生素药物,如土霉素0.1~0.2克/只。

5、因条件限制,未能测定血液中丙嗣酸的含量及尿中VB1的含量。
Tags:水貂 " 麻痹 责任编辑:帅气送水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水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下一篇]仔貂红爪病的防治方法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帅气送水工 帅气送水工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72 个
性别:保密
shuai@163.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貂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水貂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鼬科、鼬属
·      水貂生活习性   &nb..
· 在自然界中,有美洲水貂和欧洲水貂两种
· 未出现症状的貂(貉)群可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 大大提高了养貂场的经济效益
· 患过本病的水貂(貉)
· 增加经济收入水貂饲养业在我国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
· 在水貂皮售价走低的情况下仍有利可图

最新文章

· 增加经济收入水貂饲养业在我国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
· 在自然界中,有美洲水貂和欧洲水貂两种
· 大大提高了养貂场的经济效益
· 水貂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鼬科、鼬属
· 把貂粪加一些谷物性饲料喂猪
·      水貂生活习性   &nb..
· 未出现症状的貂(貉)群可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 在水貂皮售价走低的情况下仍有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