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2015-08-05   来源:信阳农批网 农博网 作者:77个理由   字体:【 】  浏览:101次   评论:0
貉又名狸、貉子。毛狗、土獾等。主要分布于我国、丹麦、俄罗斯、日本、朝鲜、兰、蒙古等国家。我国分布极广,几乎遍及我国各省区。

一、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学地位

貉属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食自国,犬科,貉属的杂食性毛皮动物据报道,我国所产的貉,可分为乌苏里貉、朝鲜貉、阿穆尔貉、江苏貉、闽越貉,湖北籍及云南貉7个亚种。但习惯上将我国长江以北各省所产的貉为北貉,长江以南各省区所产的骆为南貉。

(二)形态特征

貉体型肥胖、短粗、外貌似狐,头部吻短,四肢短而细。前足五指,第一指短而不能着地。被毛长而蓬松,两颊有淡色长毛,吻部灰棕色,服用生黑色长毛,突出于头的两侧,构成“八”字形黑纹,并向后延伸到耳下方。

背毛基都淡黄或略带桔黄色,针毛尖端黑色,底绒灰褐色。体侧毛色较浅、呈灰黄或棕黄色。腹毛呈黄白或灰白,针毛细短,无黑色毛尖。四肢皆为黑褐色;昆毛蓬松,背面灰棕色,腹面色较浅,中央针毛有明显黑色。毛稍形成纵纹。

公籍体重6~7公斤,体长59~65厘米,尾长15~17厘米;个别貉体重可达10公斤。我国北方貉体形较大,一般公络体重5~9.8公斤,体长50~82厘米,体高28~38厘米,尾18~23厘米,胸围的40~55厘米,针毛长9厘米,绒毛长6厘米;母貉体重4.5~8.5厘米,体长45~65厘米,体高35~50厘米,毛长15~20厘米,胸围35~50厘米,针毛长8厘米,绒毛长5厘米。我国南方各省的络体形较小。

(三)生活习性

野生貉常栖居于河谷、草原、荒山、荒地、丘陵和靠近溪流。河。湖的灌丛、丛林之中。喜穴居,利用自然的树洞、石缝、坟的空洞为巢,也利用狐狸、罐子、狼及其他动物的弃洞为巢,或与准同居一洞,有“一丘之络’之说。家养貉生活在笼舍、圈舍、棚舍内,也可居住在干草或蒿秆堆中,要求地方干燥。

貉是杂杂食性动物,食性很杂。野生貉常捕捉鱼、蚌、虾、蟹或老鼠为食,也食青蛙、鸟类、昆虫和其他动物的尸体、粪便等,还食各种浆果,粮食作物的籽实和各种植物的果实。根茎、叶等植物性食物。

家养貉食物有鱼、肉、乳、蛋。血及其动物的下杂物,作物的籽实、糠麸、饼类。果菜类及饲料添加剂类等。貉的活动呈夜行性,白天在巢穴中卧伏、睡眠或躲在离洞穴不远的隐避地方。傍晚后或拂晓前出来活动觅食。

其行动缓笨,时常弓背行走,奔跑很慢。能爬树和游泳。性情温顺迟钝、听觉不灵敏。活动范围狭窄,习惯于直线往返活动。常在洞口周围胡乱走动、造成足迹混乱不清,以此迷惑猎人的视觉。貉有集群特性。一般成对穴居。

成年公、母貉与幼貉同穴时间较长,有的还与其他穴中幼貉同居。

绝大多数貉排便都有固定的地方,不到处乱便,这种特性,称之为貉的集粪性。野生貉在洞口附近隐避的地方排便,一个巢穴有一个地点或几个穴在一个地点排粪。

家养貉在笼舍内的一个角落里排便。貉有冬眠的特性。立冬后到次年二月,野生貉隐居在巢穴里,活动减少,少食、呈昏睡状态;消耗体内积存的脂肪.以度过饲料奇缺和风雪交加的严寒冬天。

家养情况下,由于饲料供应充足,冬眠不明显,但也出现活动减少,食欲减退的现象。貉常受到狼、猪例等大型猛兽、猛禽的侵袭、是貉的天敌,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尤其要注意狼的侵害。
Tags: 责任编辑:77个理由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给庭院养貉户提个醒 [下一篇]貉细小病毒性肠炎的诊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77个理由 77个理由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57 个
性别:保密
77liyou@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养貉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貉的饲料与营养二
· 食毛貉当前别打皮
· 貉的饲料与营养三
· 白貉及白貉选育
· 仔貉在断乳后2 ̄3周接种
· 要彻底淘汰带毒病貉
· 而对那些因去年不能剥打季节皮留作种用的劣质种貉
· 虽然这时的貉子无需特别的饲养技术

最新文章

· 虽然这时的貉子无需特别的饲养技术
· 貉的饲料与营养二
· 貉子进入生理机能的冬眠期
· 貉的饲料与营养三
· 要彻底淘汰带毒病貉
· 食毛貉当前别打皮
· 采用多公交配的办法能否提高母貉产仔数?
· 仔貉在断乳后2 ̄3周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