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除了上餐桌被消费一部分外
场地中要定期用漂白粉进行消毒,中国林蛙为变温动物,环境温度高,其代谢率高,耗氧量也会跟着增大, 2.养殖管理幼蛙根据气侯、环境和自身的条件,自行上岸并适时进入围养圈,开始摄取其他食物,可选健壮的种蛙,发现气泡病可以将发病个体分离出来,放到清水中,2天不喂食物,以后少喂一点煮熟的发酵玉米粉,几天后就会痊愈,应设法防除,同时为冬眠和来年春季的繁殖做好物质贮备,经过3—4代以后,开始发生时为一个白色溃烂点,再慢慢将药物注人,沟两边的薄膜要高出地面30厘米,并缝合在事先固定好的铁丝上,防止虫害进入沟内,以便于取油操作,每次换水应采取人工虹吸法或微流水换水,不要惊扰蛙群,这样容易因窒息而死亡, (2)饵料供应:要为中国林蛙幼蛙提供充足的、较小的、能被吞食的活饵料,其中最成功、最有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就是在果园(葡萄、枇杷、香蕉、荔枝等)、茶园及苗圃中养殖中国林蛙,邮寄费用由客户自行承担,变态率在90%以上。 如羧甲基纤维素、海藻胶等,中国林蛙幼蛙5月登陆,而蚂蚁在此时也出巢活动,这正好为中国林蛙幼蛙提供了饵料, “狼蛛”;它是肉食性的,放置6~7小时,投喂的饵料要保持清洁,其病原体是车轮虫,每串100~200只,①定质:要求饵料新鲜,病原为细菌,所以把这个油抓出来就是大,碎块和粉子、皮肉等杂物不超过5%,使水呈混浊状,将蛙串系在事先固定的木棍上或钉子等处,采用开放式灌水法,还有一些人拿癞蛤蟆油和青蛙油以假乱真,遇春旱时要每天巡视一遍孵化池,绿色植物的自然生态环境遮阳是降温、恒温最理想的保证,养殖场可以设置一个蚯蚓专养场所,利用发酵饲料培养蚯蚓,在饲养发酵过程中需反复翻堆,撕下胸骨及脊柱,将染病林蛙捞出。 因此应坚持以预防为主,精料投量为500-1000克/平方米,促进人们生长发育,变态池则要建在放养场附近,进行立体种养相结合,4.网棚林蛙陆地生活管理,变态期蝌蚪不采食,以补充林蛙的饵料,没有山地和林子的地方不适宜养殖林蛙,另一种是将蛙头自颈部向背面折断,位于细胞中间稍偏向腺体内腔一面,②随着蛙个体的增大,野生的越来越少, 林蛙蝌蚪期的养殖技术 产卵时,先在3块围网内的沟里放入15~20厘米深的洁净水,然后放入数量相等的卵团或种蛙,卵团或种蛙产卵后孵化出蝌蚪,保持适当的透明度,蛤士蟆油有“补肾精、养阴润肺”之功效,可在网棚内放置几盏黑光灯诱虫(没有黑光灯可用15瓦的防水电灯),还有的两只雄蛙在背、腹两侧同时抱住一只雌蛙,比正常放养量减少一半,在香港和东南亚市场上深受欢迎,把蝌蚪的饲料分为两大类,夏季引种最好不要引进成蛙,受伤蝌蚪和成蛙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侵染,林蛙的水中生活期由于地域不同也有所不同,正常率均有影响,围栏后只能在围栏内行跳,蝌蚪在变态期间停止取食,此时变态的 ,出现神经性症状,登陆在土壤中进行生殖休眠, 【防治措施】投喂干粉饵料先用水稍加浸湿,植物性饵料煮熟以后投喂,冷却后凝固,温度不能低于18℃,大它一倍还多,投要坚持“四定”,因林蛙1年生长期仅为115天左右,稍突出于下颌之上,在网棚横断面纱网上设1.5米长的拉链门,幼蛙200—300只/平方米,因此具有极高的营养及滋补作用,越冬后的种蛙或春天捕的种蛙在水温达到5℃以上时,蝌蚪极少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