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林蛙的繁殖
2015-08-06   来源:邵阳农批网 重庆兴农网 作者:兽人飞   字体:【 】  浏览:118次   评论:0
林蛙的繁殖主要包括种蛙的选择、产卵、孵化等重要环节。

1.种蛙的选择

一般认为,在选种时,应选择符合以下标准的蛙作为种蛙。

⑴选择2岁和3岁的雌蛙为主组成种用繁殖群。

⑵选择体形较大的雌蛙作为种蛙。

⑶选择符合标准体色(黑褐色)、体背有“Λ”字形斑纹的蛙作种蛙。

⑷选择行动灵活、反应机敏、健壮无病、无缺陷的林蛙作种用。

选种,应是对雌、雄两性种蛙的选择,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只侧重于对雌蛙的选择,而忽视对雄蛙的选择。实际上,雄蛙个体较雌蛙小,性成熟应稍晚,所以,选择雄蛙也很重要,好的雄蛙可以保证卵有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2.产卵

⑴笼式产卵法。该法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养蛙场。

将繁殖用的种蛙装到人工制作的笼子里,强制其在笼子里产卵。产卵笼可以是铁线网笼(一般为70厘米×60厘米×30厘米),也可以用枝条编成鱼篓形或圆形产卵筐。

在上述规格的铁丝网笼中,可投放种蛙约100组,每组中雌、雄蛙的比例为1:1~1:2。密度不可过大,也不能太小。保持雌、雄比例也非常重要,不可作过多的改变。

每年春季林蛙出蛰后,应及时组织捕捉、收集种蛙,并尽快置于产卵池中,令其配对产卵。产卵池的水深应保持在15~30厘米。产卵笼应集中放在静水处,水温保持在5~10℃。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种蛙抱对5~12小时后开始产卵,多数产卵时间在零时到8时,高峰出现在6~7时。

产卵后要及时移卵,即将卵团取出送入孵化池。一般来说,移卵宜早不宜迟。刚排出的卵团较小,没有充分吸收水分,不易损坏。

捞取卵团是一项重要而艰苦的工作。可事先制作纱网捞具,在产卵池上搭设跳板,以避免操作人员在冷天下水。

将获取的卵团装入木桶或塑料桶内(桶内不用放水),及时送入孵化池。

⑵圈式产卵法。本法适用于较大规模养蛙场的林蛙产卵。

圈式产卵法是将种蛙放在人工建造的产卵圈中进行产卵的方法。此法与笼式产卵法相比,具有建造简单、造价低廉、产卵面积大等特点,也是目前大多数养殖场采用的产卵法。

其建造方法是:在产卵池四周(离池埂1~2米),间隔一定距离在地上竖木桩,桩高0.5~1米,然后用铁丝网(网孔不超过1平方厘米)或塑料布进行围栏,可设一活动门作人员的入口。

使用时,将种蛙按雌雄1:1~1:2的比例放入产卵圈,让其自由抱对产卵。产卵池每平方米可投放种蛙50~100组。

池埂与围栏之间应为疏松土壤,并被覆一层约5厘米厚的落叶,以备种蛙产卵后生殖休眠之用。

产出的卵团要及时捞出,并送入孵化池进行孵化。

Tags:林蛙的 责任编辑:兽人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林蛙产卵孵化期的管理 [下一篇]中国林蛙疾病防治(上)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兽人飞 兽人飞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27 个
性别:保密
shourenfei@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林蛙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林蛙皮下充气
· 林蛙因此而死亡
· 这样不会对林蛙造成伤害
· 长江以南地区可选用常绿果树园里养殖林蛙模式
· 林蛙四肢溃烂
· 皮下充气病的发生可能与林蛙皮肤机能失调有关
· 则果园施用农药而杀死害虫不会对林蛙造成影响
· 林蛙可以为果树消灭敌害生物

最新文章

· 林蛙四肢溃烂
· 长江以南地区可选用常绿果树园里养殖林蛙模式
· 林蛙养殖在速生林中这种养殖模式
· 林蛙因此而死亡
· 林蛙吻端溃烂
· 则果园施用农药而杀死害虫不会对林蛙造成影响
· 皮下充气病的发生可能与林蛙皮肤机能失调有关
· 并且林蛙以活的昆虫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