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林蛙场的建设
2015-08-06   来源:钦州农批网 河北农业网 作者:barbar   字体:【 】  浏览:89次   评论:0
选定养蛙场址后,要视饲养规模进行建设。养蛙场的建设主要包括4个池(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越冬池)和围栏。

1.产卵池。产卵池是每年春天成年雌蛙出蛰后进行抱对、产卵的场所。由于林蛙出蛰时气温较低,加之林蛙在产卵后有生殖休眠的习性,因此产卵池必须选择在河流一侧、离冬眠池近、阳光充足、地势较平坦的地带。池子的规格为:5米×20米,池埂60~80厘米,宽50厘米,水深30~50厘米,可放500对种蛙。养蛙场可根据自身规模需要,修建多个产卵池。

2.孵化池。孵化池是将蛙卵孵化成蝌蚪的地方。应选择朝阳透光的地方建池。孵化池底要求有一定的倾斜坡度,一侧深一侧浅,水深处约40厘米,水浅处约10厘米,通过不同的水深来调节水温。一般建池规格是4米×6米。池埂一般下宽上窄,底宽约50厘米,埂面宽约30厘米。出入水口都设在一侧,出水口处要设铁丝网,以防蝌蚪外逃。根据需要可修建多个孵化池,其参照标准是:每100平方米孵化池可孵化出50万只蝌蚪。

3.蝌蚪饲养池与变态池。饲养与变态池是蝌蚪生长直至变态的场所。其池型规格一般为4米×5米,水深30~40厘米,中间建1个圆形安全坑,深约40厘米,以防干旱或断水而造成蝌蚪大批死亡。为便于更换池水,进、出水口可呈对角线设置,均需设铁丝网,以防蝌蚪顺水或逆水游出而丢失。饲养与变态池可根据饲养规模建若干个。饲养、变态池每平方米可投放蝌蚪1500只左右。

4.越冬池。越冬池是林蛙冬眠的地方。一些天然的水池、水库或较大的山涧溪流或江河是林蛙的天然越冬池。为使林蛙安全越冬,养蛙场应根据需要建1处或数处越冬池。规格为20米×40米,可作为5万只成蛙或30万只幼蛙的越冬场所。越冬池的大小可根据养殖量的多少而定。越冬池的深度应在2.5米左右,冬天冰下水深应保持1米左右。池底铺一层厚约5厘米的阔叶树叶,用作冬眠隐蔽物。在养殖场内河流的深水处筑坝,将水位保持在2米左右,亦可用作林蛙冬眠池。

以上4池的建设均应在养蛙场内河流一侧的较平坦地带,且交通要方便。池土要选择保水性强、不易被水冲毁的黏土。

5.围栏。建围栏的方法很多,如围墙法、挖沟法及塑料布围栏法等。但是,既简便又经济且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塑料布围栏法。

塑料布围栏的具体做法是,在养蛙场四周山林中需要围栏的地方,割出约1米宽的小道,在风口处砌成土墙,土墙的高度为0.6米,在土墙的上面固定一木桩,木桩高约0.3米,间隔3米埋1根木桩,用塑料布围起。首先裁开塑料布,然后用膜机将塑料布上下两边各折回约3厘米并压成中空的筒状,以供穿铁线用。围栏应在无风或微风的天气进行,围时应先固定穿铁丝的上缘于木桩上,离地面高度约0.6米,然后用土埋住底边,并使塑料布向场内侧倾斜一定的角度。

围栏工作应在每年林蛙繁殖季节到来之前完成。

6.其它设施的建设。除以上外,还应做好繁殖场的防洪设施建设和必要的饲料生产室的修建。
Tags:林蛙场 责任编辑:barbar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林蛙的人工饲养场 [下一篇]封沟养林蛙场址的选择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barbar barbar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4 个
性别:保密
barbar@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林蛙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林蛙皮下充气
· 林蛙因此而死亡
· 这样不会对林蛙造成伤害
· 长江以南地区可选用常绿果树园里养殖林蛙模式
· 林蛙可以为果树消灭敌害生物
· 则果园施用农药而杀死害虫不会对林蛙造成影响
· 林蛙四肢溃烂
· 皮下充气病的发生可能与林蛙皮肤机能失调有关

最新文章

· 林蛙四肢溃烂
· 长江以南地区可选用常绿果树园里养殖林蛙模式
· 林蛙养殖在速生林中这种养殖模式
· 林蛙因此而死亡
· 林蛙吻端溃烂
· 则果园施用农药而杀死害虫不会对林蛙造成影响
· 皮下充气病的发生可能与林蛙皮肤机能失调有关
· 并且林蛙以活的昆虫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