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泥鳅越养越少甚至没有了,到底谁是背后凶手?
2016-09-11   来源:西宁农批网  作者:七喜   字体:【 】  浏览:213次   评论:0

1、寸片死

为什么所有的泥鳅在人工培育的情况下,存活率普遍只有10%,即使是育苗高手,开花的存活率也就30%,泥鳅小的时候为什么难活?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曹小娟老师告诉我们“泥鳅寸片死,大多是因为天然饵料不足而致。”

所谓的泥鳅“寸片死”,不是发生在鳅苗体长3厘米左右,而是发生在体长1厘米左右,此时鳅苗体色正处于由黑色转为黄色阶段。

我们依据鳅苗的营养来源,可分为三个发育阶段:内源性营养阶段(完全以鱼苗自身的卵黄油球等内源性的营养发育阶段)、混合性营养阶段(部分依靠内源性卵黄、油球等营养物质,部分依靠摄食外界食物为营养的阶段)、外援性营养阶段(内源性营养耗尽而完全依靠外界食物的阶段)。当卵黄快耗尽时,水体中的天然饵料跟不上,小鳅苗就被饿死了,所以鳅苗“寸片死”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转食不成功。换句话说,这时候死,其实不是凶手干的。

怎么破?

曹老师推荐:在不同的时间,将育苗网箱移植到轮虫密集的水域,可以保证鳅苗有足够的生物饵料,顺利完成营养转型。随着A区泥鳅长至2cm,A区的天然饵料已经不能满足泥鳅摄食的需要,此时把A区的围网撤除,泥鳅苗种进入B区开始摄食早已培育好的天然饵料,泥鳅苗种从2cm长至3cm,此时池塘中的泥鳅天然饵料被消耗的所剩无几,可以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泥鳅幼苗。

2、失踪之谜

为什么很多人反应,台湾泥鳅在养殖过程中会越来越少。广州五龙岗水产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梁聪表示,泥鳅的天敌遍布海陆空,鸟、蛇、老鼠、蝌蚪、蟑螂等大型的昆虫都会干掉它,包括蜻蜓幼虫。因为泥鳅口感顺滑像粉丝鱼翅一样好吃。天敌都喜欢来吃它。但是我们只能够尽力的去防,不可能做的彻底。天敌是泥鳅失踪的一大原因,还有就是泥鳅小的时候会大吃小,一旦天然饵料不足,小时候就会自相残杀,当然又失踪一部分。再有一个原因就是市面上的台湾泥鳅很杂,如果是二代苗或者三代苗就很喜欢钻泥巴,养殖水体底质差没注意到,就算死了我们也没法知道,因为它也浮不起来了。

怎么破?

台湾泥鳅的天敌泥鳅幼苗的危害极大,一只豆娘幼虫一天可以捕食20尾~30尾台湾泥鳅幼苗。所以投苗2个月内最好搭建80 目的天网隔离天敌,在池塘四周地上安置40公分的防逃网。2 个月以后泥鳅长到一定规格,便不受蜻蜓和豆娘的威胁了。杂交选育的一代苗,少钻泥巴。擦亮眼睛选择正宗台湾泥鳅可以有效提高泥鳅的存活率!前两年养没经验的就直接放3~5厘米的大规格苗安全些!

3、溺气

鱼会溺水吗?很多朋友不相信鱼会溺水。其实鱼真的会溺水。鲔鱼,鲭鱼等由于对氧气需求量很大,所以必须依靠游动才能让腮交换更多水里的氧气,一旦阻止它们游动,就会缺氧而死,就是我们所说的溺水。但泥鳅不一样,它除了像鲔鱼,鲭鱼一样用腮呼吸,还有后肠和皮肤等腮上器官可以辅助呼吸。所以泥鳅不怕缺氧。但,成也后肠,败也后肠。因为后肠可以直接换气,当水体溶氧不足或底部恶化时泥鳅游到水面吞一口气再去抢食、然后又吞气、再抢食……这样就出现一节饲料一节气体的症状。肠呼吸的气体又被未消化完全饲料堵排不出去。也有人认为是泥鳅贪食撑到,或消化不良引起的。所以溺气也是自己作的 NO作NO DIE。

所以,我们可以得知,泥鳅死亡三分之一是仇杀,三分之一是自相残杀,三分之一是自杀……

【关键字】: 泥鳅 台湾泥鳅 凶手水产养殖网

Tags:越养越 后凶手 责任编辑:七喜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华东地区台湾泥鳅集中上市 市场价.. [下一篇]新手钓鱼 泥鳅一口吃俩钩 求教怎..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七喜 七喜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767 个
性别:保密
qixi@qq.com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泥鳅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日本每年对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我国泥鳅还通过港澳地区销往东南亚等地
· 每亩可放泥鳅2一3万尾
· 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二、育种泥鳅苗孵出3天后
· 已成列为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集散地
· 蛋黄培育泥鳅苗的方法具体如下:(1)投喂方法将鸡..
· 泥鳅苗入池后应培肥水质

最新文章

· 已成列为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集散地
· 泥鳅苗入池后应培肥水质
· 对韩出El泥鳅一直是连云港市农产品出I口的传统强..
· 待水转绿时再放入泥鳅苗
· 日本每年对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二、育种泥鳅苗孵出3天后
· 每亩可放泥鳅2一3万尾
· 我国泥鳅还通过港澳地区销往东南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