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泥鳅生态养殖技术 - 泥鳅养殖业
2015-07-22   来源:南阳农批网  作者:gofei   字体:【 】  浏览:93次   评论:0
生态养鳅,包括稻田、慈菇田、荸荠田养鳅等生态间作模式。这些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农作物是很好的遮阳物,水田深度也符合泥鳅的生长。一般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0.2公斤鳅种,养殖半年后可收获0、5公斤成鳅。稻鳅兼作两相宜。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一、精整田块。养鳅田块要水源充足。放风前,将田埂加宽夯实,在田块四周插上木板或塑料板,人泥30厘米,用以防逃。在田沿田埂开一条围沟,田中心开纵横厢沟。围沟与厢沟相通,沟宽50厘米,深25―30厘米,将养殖田块分成均等4小块,进、排水口用铁丝或塑料网拦挡,以防鳅逃跑。

二、施足基肥。泥徽主要捕食水蚤、丝蚯蚓、摇纹幼虫等,适度施肥,能促使饵料生物的生长:光将池水放干,曝晒3―4天,再按每亩撤米糠130公斤。次日,每亩追施发酵畜肥200―300公斤,再晒4―5天,使其腐烂分解,然后蓄水。

三、放养苗种。水田插秧后及时放养鳅种。选用3厘米左右的种。选用3厘米左右的鳅种,每亩放养2万~2.5万尾。如有流水环境或有较高饲养管理水平,可适当多放养一点。

四、饵料管理。泥鳅属杂食性鱼类,除施肥外,还应投喂蝇蛆、蚕蛹、蚯蚓、螺蚌肉及豆渣、麦麸、米糠、豆饼等动植物性饲料。要做到定质、定时、定量、定位。水温20℃以下,投植物性饲料占70%―80%;20℃~25℃时,动植物性饲料各半;25℃―30℃时,动物性饲料应占60%―70%。泥鳅放种后第一个月应投喂蚕蛹和炒米糠各半的混合饲料。每天下午5时左右1次投入,投饵量以次日早晨食完略余为度,每次投饵量占总瞅重的3%―5%,水温高时,可相应增加。放养一个月后,每隔15天追施畜粪15公斤/100平方米。同时投喂动植饵料。后期最好在集鱼坑或厢沟内施肥投饵,以有利于集中起捕。

五、日常管理。要经常检查田埂及进、排水口防逃设施,发现漏洞及时修补。水田养殖水位应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并兼顾泥鳅的生活习性,在农作物栽植前期,要浅灌水,以促进生根发棵;生长期适当加深水位至10―15厘米,露田期间围沟与厢沟水深保持在15厘米左右。泥鳅生长旺季要经常更换新水,并捞除残食剩饵,以免污染水质。同时还应捕捉老鼠、水蛇等敌害。

六、疾病防治。要保持水质肥而不腐,活而不淡。锹种放养前,须经检疫或对瞅种进行消毒,以预防疾病。田中如需施农药,要首先把泥锹诱至沟内安全水域,然后加深水位分批施药,并尽量减轻施药浓度,喷药后要及时换,水。绝对禁止用呋喃丹、五氯酚钠、毒杀酚等剧毒农药。为了消毒防病,每亩可用生石灰5~10公斤讲行泼洒。 

Tags: 责任编辑:gof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泥鳅的稻田养殖技术(二) [下一篇]泥鳅得了气泡病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gofei gofei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846 个
性别:保密
gofei@mmrens.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泥鳅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日本每年对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我国泥鳅还通过港澳地区销往东南亚等地
· 每亩可放泥鳅2一3万尾
· 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二、育种泥鳅苗孵出3天后
· 已成列为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集散地
· 蛋黄培育泥鳅苗的方法具体如下:(1)投喂方法将鸡..
· 泥鳅苗入池后应培肥水质

最新文章

· 已成列为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集散地
· 泥鳅苗入池后应培肥水质
· 对韩出El泥鳅一直是连云港市农产品出I口的传统强..
· 待水转绿时再放入泥鳅苗
· 日本每年对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二、育种泥鳅苗孵出3天后
· 每亩可放泥鳅2一3万尾
· 我国泥鳅还通过港澳地区销往东南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