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泥鳅稻田精养技术介绍
2015-07-22   来源:石河子农批网  作者:陈健   字体:【 】  浏览:95次   评论:0
泥鳅又称鳅鱼,在分类上属鲤形目,泥鳅科,泥鳅属,分布于我国淡水的河流、沟渠、水田池塘等,是较常见的淡水经济鱼类。 

泥鳅肉质细嫩、味美,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美誉,不仅有较高食用价值,还有一定的药用功效,能调中益气、解渴醒酒、利小便、壮阳、收痔等,是著名的滋补食品之一。民间有用泥鳅治疗肝炎、小儿盗汗、皮肤搔痒、跌打骨伤、腹水、小便不通等病患,效果颇好。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提高,泥鳅身价倍增,逐渐成为国人在餐桌上的佳品。泥鳅在国内的需求量很大,价格在(15~20)元/kg,在国际市场也十分畅销,2005年仅连云港口岸出口活泥鳅2199.17t,货值达364.9万美元,大力发展泥鳅养殖前景十分广阔。现将稻田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稻田的选择与准备 

1、稻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排灌方便,土质肥活疏松,腐殖质丰富,保水性能好的田块作为养殖泥鳅的稻田。 

2、防逃设施 稻田田埂应高出水面30~40cm,田埂内侧应尽量陡峭光滑,可用木板挡于内侧,并将木板上缘做成遮板状,以便阻挡泥鳅逃逸,木板应打人泥中20cm,以防泥鳅从下面钻逃。另外在进排水口均设置鱼网或拦鱼栅,设于稻田的斜对角,以减少进水口田面产生死角。 

3、开挖鱼沟鱼坑 放养前在田四周和排水口附近或其他适当地方开挖鱼沟。鱼沟宽约40~50cm,深40cm左右,在通往排水口的地方挖一个5m2左右的鱼坑,鱼沟鱼坑面积约占稻田面积的8%~10%,这样有利于解决泥鳅稻田施肥、打药及晒田对泥鳅造成的伤害,同时也便于泥鳅捕捞。 

4、施肥 放养前在鱼沟内铺20cm左右的鸡粪、猪粪、牛粪等混合有机肥料,肥料上覆盖10cm稻草和10cm泥土,这样有利于繁殖饵料生物。 

二、苗种放养 

放养时间―般在稻田插秧后10―15d进行。放养前注意选择规格基本一致、体质健壮的苗种,并用3%―5%食盐水浸洗鱼种5~1Omin。主要依靠天然饵料饲养,每亩放养3―4cm鳅种10~15kg。如果人工投饵精养,每亩放养鳅种40~60kg。 

三、饲养管理 

泥鳅饵料较为广泛,麦麸、豆渣、蚯蚓、豆饼以及人工配合饵料均可摄食。投喂饵料要注意营养平衡,尽量选用物美价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的全价配合饲料。每亩投喂2次,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3%~5%,视鱼的吃情况增减,投饵地点应选在鱼沟内。 

四、田间管理 

养殖泥鳅的田间管理主要是水质管理。要勤观察,发现水色发黑或过浓要及时加注新水,保持田水深6cm左右。温度超过30℃或水质过肥时,则适时冲加新水,以调节和改善水质水温。施用化肥、农药,要严格控制用量,每次每亩施尿素4~5kg,硫酸铵8~1Okg。使用农药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施药前应加深水位,施药时,喷嘴向上,尽量减少药液落水。要勤巡查,注意防害防逃,特别是闷热天气、下大雨和平时灌水时,都要及时检查拦鱼设备,防泥鳅逃逸。还要注意蛇、鸭、凶猛鱼类等泥鳅敌害,加强管理,及时捕杀或驱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五、捕获 

泥鳅的起捕方法较多,有笼捕、药物驱捕;网捕等,通常采用鳅笼装饵诱捕。笼捕是根据泥鳅的习性,将笼设置在稻田的鱼沟里,在笼中放进小麦粉、米糠和鱼粉煮熟后做成的饵料团子。笼子设置时间一般选在晚上,这样起捕效果好些,1h左右收获一次。利用这种方法捕捞,一次可捕获饲养量的50%~80%。 
 
Tags:田精养 责任编辑:陈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菱角套养泥鳅高产高效技术 [下一篇]快速培育泥鳅苗 - 泥鳅养殖业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陈健 陈健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87 个
性别:保密
chenjian@qq.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泥鳅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日本每年对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我国泥鳅还通过港澳地区销往东南亚等地
· 每亩可放泥鳅2一3万尾
· 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二、育种泥鳅苗孵出3天后
· 已成列为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集散地
· 蛋黄培育泥鳅苗的方法具体如下:(1)投喂方法将鸡..
· 泥鳅苗入池后应培肥水质

最新文章

· 已成列为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集散地
· 泥鳅苗入池后应培肥水质
· 对韩出El泥鳅一直是连云港市农产品出I口的传统强..
· 待水转绿时再放入泥鳅苗
· 日本每年对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二、育种泥鳅苗孵出3天后
· 每亩可放泥鳅2一3万尾
· 我国泥鳅还通过港澳地区销往东南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