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如何有效防治泥鳅病害
2015-07-22   来源:伊春农批网  作者:自由人   字体:【 】  浏览:134次   评论:0
一、泥鳅发病的原因

1.鱼体受伤或放养密度过大 因人工操作方法不当或不小心,造成泥鳅受伤;放养密度过大或泥鳅本身有伤,给病害侵染创造了条件,从而感染疾病。

2.管理不善常言说得好,"三分养、七分管"。管理不善,鳅负也易得病。如由于大量投饵或投饵方法不合理;长期不换水使水质变坏;换水时,把含有农药或其它有毒物的水源加入养殖水体;酷暑季节,池水温度过高,没注意防暑,使泥鳅食欲减弱,体质消瘦,抗病能力降低:换水时,水温差过大,也易造成泥鳅死亡。

二、泥鳅疾病的预防

池塘高密度养殖的泥鳅很易因环境不良、投饵不当等因素发病,一旦发病就会迅速在个体间传染,以致在短时间内引起群体发病,此时用药物治疗是很难控制的。因此,为了使养殖的泥鳅少发病或不发病,就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知道了发病原因,就可以根据诱导发病因素进行综合性的预防,归纳起来,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1.注重放养前的预防

(1)清塘消毒。将池水排干,清除池塘杂草,曝晒数日,挖去过多的淤泥,池底淤泥不超过30厘米:用底泥培坡,堵漏洞,并夯实,在泥鳅放养前15~20天,池塘注水7~10厘米,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溶化于水后趁热向池四周泼洒,不留死角,次日将底泥石灰水耙匀,以提高效果:曝晒1周后进水,再用10~15克/立方米漂白粉对水体消毒。水源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2)苗种放养前除尽池塘边杂草,并设防护网,以防蛙类侵入。在池面1/2面积种植慈菇或养殖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作为泥鳅遮荫、潜伏、栖息、防暑之用。有了水生植物后,其根部会有一些底栖生物,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

(3)进出水口须加尼龙网,防止野杂鱼侵入和泥鳅逃跑。

2.注重放养时的预防

(1)苗种质量是关键,没有好的苗种,其它方面做得再好,都不能有效防治病害。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光滑、富有粘液、规格整齐、活动能力强,注意剔除体表或口腔内有伤的鳅种。同池放养的鱼种规格尽量一致。拉网、运输和分塘时,小心操作,减少鱼体受伤。

(2)苗种放养前,要用20~30毫克/升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以杀灭体表病原体。浸浴时间长短,取决于温度高低,温度与时间成反比。

(3)高密度养殖容易造成水环境恶化,泥鳅易生病,用药成本增加,增产不一定增收,密度太低又不能充分利用资源,造成资源浪费。一般放养体长3~4厘米的夏花100~150尾/平方米,体长在5厘米以上的苗种可放养50~80尾/平方米,条件好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否则要适当减少放养量。

3.注重养殖过程中的预防

(1)投饵做到"四看"、"四定"。酷暑季节每半个月换水一次,其它季节一般每月换水一次。换水时间和换水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可死搬硬套。

(2)饲料的营养成分要全面,投饲实行"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泥鳅是一种杂食性的淡水鱼类,尤其喜食水蚤、丝蚯蚓及其它浮游生物,但动物性饲料一般不宜单独投喂,否则容易造成泥鳅贪食,消化不良,"胀气"而亡。对腐臭变质的饲料不能投喂,否则泥鳅易患肠炎等疾病。

(3)定期或不定期用药物对水体消毒和拌饲投喂。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三、泥鳅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1.肠炎病 有了肠炎后病鱼厌食、离群、腹部有红斑,鱼体发黑,肛门红肿,初期排出白色线状粘液,解剖后肠道发炎充血。防治方法:①忌喂腐败变质的饲料,注意保持水质清洁:②每100千克饲料添加肠炎灵0.5~1千克,连续投喂5~7天。

2.水霉病 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隆冬、早春最为流行。发病初表现病鳅身上长满白色棉絮状的水霉,鳅鱼急躁不安,随着病情的加重,鳅鱼逐渐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直至死亡。发现此病,用4%的食盐水加4%的小苏打溶液浸洗病鳅5~10分钟,即可治愈水霉病。

3.寄生虫病 常见有车轮虫、三代虫等寄生虫,它们寄生在鳅苗鳃上或受伤的负体体表。被寄生虫侵袭的鳅苗常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严重时可致死亡。发病时可用0.7克/立方米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制成的合剂或0.5克/立方米的晶体敌百虫溶液全池泼洒。

4.气泡病 因水质恶化,水中溶解氧不足、其他气体含量过多或溶解氧过于饱和引起。患病泥鳅浮于水乱肚皮鼓起似气泡。发病时,首先加注新水,同时用浓度为1‰的食盐水全池泼洒,平时投饵要注意适量、多样化,并加强水质管理,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5.赤皮病 此病由于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溃烂尤为明显,危害较严重。防治方法:用1克/立方米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Tags:何有效 责任编辑:自由人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稗草淹青 养殖泥鳅 [下一篇]泥鳅养殖技术汇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发布者

自由人 自由人
等级:普通会员
积分:664 个
性别:保密
lanmao@meme.com
企业会员 身份还未认证 邮箱还未认证 手机还未认证 给它发送短消息 搜寻它在泥鳅养殖技术发布的全部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 日本每年对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每亩可放泥鳅2一3万尾
· 我国泥鳅还通过港澳地区销往东南亚等地
· 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二、育种泥鳅苗孵出3天后
· 已成列为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集散地
· 蛋黄培育泥鳅苗的方法具体如下:(1)投喂方法将鸡..
· 泥鳅苗入池后应培肥水质

最新文章

· 已成列为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集散地
· 泥鳅苗入池后应培肥水质
· 对韩出El泥鳅一直是连云港市农产品出I口的传统强..
· 待水转绿时再放入泥鳅苗
· 日本每年对泥鳅的需求量很大
· 二、育种泥鳅苗孵出3天后
· 每亩可放泥鳅2一3万尾
· 我国泥鳅还通过港澳地区销往东南亚等地